近日
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
噪声聋门诊正式开诊
这也是苏州首家噪声聋门诊
为长期暴露于
生产性噪声环境中的劳动者
提供专业的听力检查、诊断服务
噪声作业未做好防护
市民被诊断为噪声聋
前不久,拥有5年多工厂车间操作经验的市民张先生,察觉到自己的听力显著下降,并间歇性地遭受耳鸣困扰。起初,他误以为这是睡眠不足所引起的,并未予以重视。然而,随着症状的不断加剧,张先生赶忙前往家门口的医院就诊,检查结果确认其听力存在异常。为了进一步明确病因并获取职业性评估,张先生遵循医嘱,前往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噪声聋门诊就诊。医生为他进行了一系列详尽的主客观听力检测,如电测听、耳声发射、多频稳态反应、声导抗测试及电子耳镜检查等,最终确诊张先生为职业性噪声聋。针对此情况,医生建议他调整至低噪音的工作环境,以减轻噪声对其听力的进一步损害。
类似的情况近期也发生在另一位车间工人李女士身上。在最近一次单位组织的常规体检中,李女士意外地发现自己的听力检查结果存在异常。意识到问题的紧迫性后,她立即前往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噪声聋门诊进行复诊。通过全面的听力评估,并结合其职业健康监护资料的综合分析,医生判断李女士的听力损失很可能是由于长期暴露于生产性噪声环境中,同时并未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所致,初步判定为疑似职业性噪声聋。随后,依据相关政策规定,李女士顺利获得了必要的医疗援助与职业健康保障措施。
发病率逐年上升
诊断需要综合评估
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职业病科主任医师闵春燕介绍,近年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职业性噪声聋作为一种常见的职业病,其发病率在我国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职业性噪声聋是指人们在工作过程中长期接触生产性噪声而发生的一种进行性感音性听觉障碍,对劳动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构成了威胁。
就诊时间:每周三
就诊地点:苏州市第五人民医院综合门诊二楼噪声聋诊室
咨询电话:0512-87806010
新闻多一点
劳动者出现听力损伤是否就是职业性噪声聋?
闵春燕表示,并非所有听力损伤都可直接归咎于职业性噪声聋。其诊断需要综合考虑劳动者的职业性噪声作业史、听力下降及耳鸣等临床症状、纯音听力检查结果,并排除其他非职业性因素导致的听力损失,如耳垢阻塞、耳部或头部外伤、耳毒性药物使用、病毒或细菌感染、其他耳部疾病以及遗传性因素等,经过一系列综合诊断后,方可确诊为职业性噪声聋。临床上,听力损失可细分为传导性、感音神经性和混合性三种类型,而职业性噪声聋特指由工作环境中的噪声长期暴露所引起的感音神经性聋。
职业性听力损伤有哪些症状?
闵春燕介绍,首先是听力下降,初期表现为暂时性听力减退,即在离开噪声环境后数小时或数日内,听力可自行恢复。然而,若持续暴露于噪声环境中,这种暂时性的听力下降会逐渐演变为永久性的听力损失。其次是耳鸣,常表现为双侧性高音调耳鸣,类似于蝉鸣声。耳鸣症状可能在接触噪声几个月或几年后出现,起初为间断性,随着时间推移,可能逐渐转变为持续性耳鸣。再次为全身症状,长期受强噪声刺激者可能出现头痛、头晕、烦躁、失眠多梦、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及血压升高等症状,严重者甚至伴有眩晕、恶心、呕吐等症状。
日常工作中,该如何预防职业性噪声聋呢?
闵春燕表示,首先应加强劳动者的防护技能培训,提升他们对噪声危害性的认识。用人单位应该为劳动者提供并配备合格的防护用品,如耳塞、耳罩等,同时指导他们正确佩戴和使用这些防护设备。劳动者也应主动学习噪声防护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其次,用人单位应合理安排劳动者的作息制度,确保他们在噪声环境下的暴露时间得到严格控制,避免长时间连续暴露在噪声环境中。用人单位还应该定期组织劳动者进行全面的职业健康检查,包括岗前、在岗期间以及离岗时的检查。一旦发现若听力损失达到职业禁忌证标准,应立即将劳动者调离噪声作业岗位,并安排进一步的随访检查,以监控其听力状况的变化,避免病情进一步恶化。
“职业性噪声聋是一种可防可控的职业病,关键在于提高劳动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加强噪声防护措施的落实。”闵春燕表示,市五院噪声聋门诊开诊后,将为劳动者提供一个专业的听力健康诊断平台,同时进一步促进职业健康保护事业的发展。闵春燕同时也提醒劳动者,在岗期间或离岗后若通过听力检查发现异常,应及时前往具有职业性噪声聋诊断资质的医疗机构进行复查,维护自身的健康与权益。
来源:苏州健康
编辑:麻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