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话接上文,本篇从茶叶的品质出发,为大家细细讲述一下冬茶有什么优点与缺陷?我们又如何正视秋茶的优劣?
冬茶,亦称“雪片茶”。因冬季他有降雪,我有生茶,雪茶相同冬季生,而得名。
一般来说,我国大部分茶叶产区都不产冬茶的。其一,是想通过茶树一个冬天的休养生息,能够在隔年春天的华丽释放;其二,是由于冬季气候原因(大部地区可能会有降雪),不便于茶叶的制作。故除特殊地区或茶品外,很少有人制作冬茶。
冬茶的品质较次于春茶,以其香气细腻持久,滋味清醇,苦涩较低闻名,是略胜于秋茶的季节性茶类。
目前一部分人认为:“冬茶并非冬季采制的茶叶。其意原本是一年中最后赶制的一批收官茶,以末为冬,才谓冬茶。其采制时间最晚也只能到寒露左右。”
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冬季不制茶的观点,不全适用于我国全部茶叶产区,需因地因茶而异。如广东海南等地,终年高温高湿不降雪,一年四季始终适宜茶树鲜叶生长,为何不能采制?如乌龙茶与红茶等茶类,原料要求不必那么细嫩,稍粗老亦可,为何不能采制?
事实上,我国粤东潮汕地区所产的雪片茶,均是待立冬过后,才开始采制。有例可寻,故拍板“冬茶不采制于冬季”,似乎不妥。
入冬之后,气温逐渐降低,茶芽生长也放慢了脚步,部分鲜叶甚至出现休眠而暂停生长的情况。
如此环境,能够生长健全到为冬茶的原料少之又少,便只能选较粗老的黄片充数,拼凑成茶。
故此,形成冬茶“条索粗犷”的独特形象。
冬季气候干燥,气温寒冷。鲜叶内含物质含水量低,代谢合成的多酚类物质减少,涩度降低,对香气的压制力度就会变少;加上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茶树香气物质积累,成茶也就香气浓郁细腻,高扬非常。
我国华南产区由于纬度相对较低,气温相对较高,形成了独特的冬茶特像。但此特像只限于台地茶(低山),若是处于海拔较高等地,依旧有霜降与寒露现象出现。
而这种有霜降与寒露的高山环境是不适合茶叶采制的,故冬茶不会是高山茶,仅能选台地原料而已。
某种意义来说,冬茶似乎就是秋茶的强化版。从品质上看方方面面都优于秋茶,但劣于春茶;从价格上看高于秋茶,紧随春茶之后(甚至不少炒作得高于春茶),是一款高不成低不就的茶类,且价不廉的茶叶。
下篇则是讲“如何正视茶叶的水份?”喜欢笔者讲茶的可以点个赞和关注,方便一起学茶。
最后也在说一句,个人经验认识有限,如有纰漏,欢迎各位及时指正并给予我建议,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