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大厅中,密密麻麻围着一群人,所有人都伸长了脖子,只有机器的轰鸣声。
“有了有了!起码是5万一只的冰种手环”。按照常识的判断,这种水已经是切涨了,而且还是在不知道有无翠色的情况下。如果表面的色带能吃进去,那么这一刀就大涨特涨,价值完全不可估量。
继续往下锯,“砰”的一声,四分之一石头落地:全场一片惊呼!高冰!满翠!阳绿!整个石头切开的部分,全是高翠阳绿,薄薄的皮下面,没有一点杂质...
这是一个赌石的描写场面,今天的主人公是翡翠原石。
俗话说“一刀穷、一刀富、一刀穿麻布”,这绝不是危言耸听,这足以体现出人性的疯狂。
翡翠,说起此词,人们都会想到珠光宝气的首饰等饰品。
实际上翡、翠是一种鸟,其中“翡”是雄鸟,“翠”是雌鸟,通常雌雄为一对。其毛色靓丽,多彩,形似杜鹃,嘴长而直,尾短,头部深橄榄色,有青绿色斑纹;
有蓝色和绿色的羽毛,羽毛可做装饰品。
后被借鉴引申到翡翠这种矿物身上,就是我们所熟知的翡翠饰品。
翡翠是以硬玉矿物为主的辉石类矿物组成的纤维状集合体,有学者以为它属于“玉石”的范畴,有学者则不认为它属于玉。
那么“翡翠”天生高贵么?其实不然。
据清朝官员纪晓岚《阅微草堂笔记》记载:“盖物之轻重,各以其时之时尚无定滩也,记余幼时,人参、珊瑚、青金石,价皆不贵,今则日……云南翡翠玉,当时不以玉视之,不过如蓝田乾黄,强名以玉耳,今则为珍玩,价远出真玉上矣”。
从上所述可以可以看出,早期达官贵人对所谓的“翡翠”并不感兴趣,早期翡翠并不名贵,身价也不高,到清朝后期才开始以诱饵的方式出现在大众眼前。
这也与当时的世界所处的环境有很大关系。
那么为什么说翡翠是资本的庞氏骗局呢?之一:
早期翡翠产地较为单一,主要为缅甸,尤其是缅甸缅北地区,流经缅甸北部山地的雾露河流域,是缅甸翡翠最为集中的矿区,其在很长一段时间为世界市场提供95%的翡翠玉石产量。
而事实上,缅北地区在元朝、明朝、清朝初期是中国领土。直至乾隆年间,缅北地区被赏赐给缅甸国王,而后1824年缅甸沦为英国殖民地。
这样讲,逻辑就相对清楚了。翡翠虽然在我国出现的时间较早,在汉朝时就有记载,但并不被贵族所认可,直到清后期翡翠才在清朝贵族中开始流行。1840年我国沦为英国殖民地。
换句话将,英国将缅甸沦为殖民地,其进一步的目的就是中国。大家知道中国人对玉自古情有独钟,很早时期玉是可以流通的货币。
英国将缅甸沦为殖民地后,针对国人对玉器的钟爱,资本开始包装,把翡翠包装成国人认同的样子,模糊其概念,拿翡翠换走世界认同的货币——白银,从而完成对中国的收割。为了对中国的掠夺不那么显眼,则让买办中国人毛应德对翡翠的开采、加工进行管理,翡翠才在中国快速的发展,而英国人则赚的盆满钵满。
事实上,在今天翡翠这种东西,被洗脑的太深,也只有国人最为认同和追捧,这甚至让人联想到英国资本对钻石的包装,这也为什么说是资本炒作的庞氏骗局的原因之一。
翡翠是资本的庞氏骗局原因之二:
翡翠从来都不是流通的货币,或者说它从未充当过货币的角色。国人虽然追捧玉,可历史上玉可是有货币的属性的,就是说用玉可以购买商品。比如我们熟知的和氏璧,就是一块美玉。历史中秦昭王提出用十五座城池交换和氏璧,蔺相如以其智慧和勇气,成功将和氏璧带回赵国,上演了“完璧归赵”的传奇故事。可见玉石是有货币功能,是有购买力的,其充当过“真金白银”的角色。
这也就是为何资本要将翡翠包装成玉石的原因。
而实际上,翡翠可以被拍千万,但如果再换千万真金白银,那是不可能的,从购买的那刻起,注定只能贬值,砸在购买者手中。
翡翠是资本的庞氏骗局原因之三:
翡翠曾经产量仅仅在缅甸,但后期勘测发现危地马拉、俄罗斯、美国、意大利、哥伦比亚、日本和哈萨克斯坦等国均有大量的翡翠矿资源,其内尤其以俄罗斯为甚。据估计,世界上翡翠矿资源最少有13亿克拉,所以说资源稀缺是当代资本包装的另一个谎言。
同时,缅甸为了将这种稀缺性的谎言让世人信服,对翡翠矿的开采进行限量,同时大量囤聚了已开采的翡翠矿资源,将一次性割韭菜演变为分茬割韭菜,手段简直令人佩服!
翡翠是资本的庞氏骗局原因之四:
让人坚信自己是那个幸运儿,会一夜暴富,赌石这个骗局才能完美演绎!一块石头,开窗部位一丝肉,让你觉得你赢麻了!一刀下去,里面什么也没有,就问这窗开的好不好?实际上流通到外的翡翠原石,只是收割你的诱饵而已,你要与资本拼眼力,资本的技艺又是你能比的么?
综上,“熙熙皆为利来,攘攘皆为利往”,追求美好的事物是人之常情,但如过过头,那你就是被资本收割的对象。而万事适可而止,凡是量力而行,实在不行当个吃瓜群众,看炒作后的一地鸡毛,岂不也是一件美事!
这就是今天的故事,喜欢的支持下作者,关注老生尝糖,带给你有深度的系列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