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麻神仙鱼赏析网

台钓精髓解析:七大矛盾的深度解读

07-23

台钓精髓解析:七大矛盾的深度解读

万事万物都存在矛盾,这个世界其实就是由各种矛盾所组成的。在台钓中也充满着各种矛盾,这些矛盾也正是台钓的难点和精髓所在。台钓中的很多元素就好比是一个天秤,在大多数时候我们必须根据具体的鱼情在两个极端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当然,在少数时候我们也有可能选择更偏向极端的钓法,但无论我们如何选择都没有绝对的对与错之分,针对具体鱼情的合适性才是钓鱼人应该充分考虑的选择标准。也就是说,我们需要用辩证的态度去对待钓鱼这件事,根据具体的鱼情在各种矛盾之间寻找最合适的平衡点。

(一)鱼竿中的矛盾

每一支鱼竿都拥有不同的重量、长度和软硬度。长度更长的鱼竿能够钓得更远,帮助钓鱼人占据先机,中鱼的机会也更多,但同时操作起来却更为繁琐,相比之下短竿的操作更轻松。鱼竿的重量也同样存在矛盾之处,竿壁越厚的鱼竿重量越大,虽然操作费力,但鱼竿的强度却更大,遇到大鱼时不容易出现断竿现象,相反,轻便的鱼竿虽然在操作上很省力,但是强度远远不及重量大的鱼竿,在遇到大鱼时更容易出现断竿的现象。

此外,每一支鱼竿都有不同的软硬度,软竿能够对钓线起到保护作用,在遛鱼过程中借助鱼竿的韧性来分担鱼逃窜时产生的拉力,但是软竿无法快速消耗鱼的体力,遛鱼时间较长,并且软竿很难将鱼控制在小范围之内。硬竿对钓线的保护作用较差,在遛鱼时会有更多的拉力被钓线所承受,但是硬竿能够快速消耗鱼的体力,缩短遛鱼时间,并且在遛鱼的过程中控鱼更轻松。

(二)浮漂中的矛盾

浮漂所包含的参数很多,例如:重量、长度、吃铅量、尾径等等,在这些参数中也同样存在着很多的矛盾。

浮漂的吃铅量越大,浮漂本身的灵敏度就越低,但是浮漂的吃铅量越小就越不容易将主线绷直,会导致主线的灵敏度降低,所以在台钓中,我们通常都会使用吃铅量偏大一些的浮漂,只有遇到鱼的活性较低,吃口较轻时才会选择吃铅量较小的浮漂。

浮漂本身的灵敏度与浮漂的重量也有很大关系,自重较轻的浮漂灵敏度较高。但是浮漂本身的重量很大一部分来自浮漂表层涂刷的油漆,如果过度追求减轻浮漂自重,油漆层就不能太厚,这样一来浮漂的耐用性又会受到很大影响,在使用过程中浮漂与鱼竿或其他坚硬物体发生碰撞后损坏的概率会大幅增加。相反,过度追求浮漂的耐用性,在制作浮漂时刷上很厚的油漆,则必然导致浮漂自重增加,从而使得浮漂的灵敏度降低。

浮漂漂尾的粗细可以用尾径来表示,尾径越大视觉效果越清晰,但是尾径越大浮漂出现的信号幅度也就越弱。

(三)调钓中的矛盾

我在此前的文章中曾经说过,调钓所调整的其实就是两大因素:子线弯曲程度和剩余浮力大小。之所以说调钓过程中存在矛盾,其实就是指子线弯曲程度与剩余浮力之间的矛盾。

首先我们要明白,子线弯曲程度越小灵敏度越高,剩余浮力越小灵敏度越高。但是剩余浮力会随着子线弯曲程度的减小而增大,这就是矛盾所在。不少钓鱼人总认为在钓底的时候,让子线呈现出完全绷直的状态,也就是一饵离底一饵轻触底时灵敏度是最高的,其实这就是典型的忽略了剩余浮力的作用。在这种状态下,剩余浮力非常大,反而会对鱼咬钩造成障碍,导致鱼吞钩困难。同时,剩余浮力还会抵消一部分鱼咬钩拉动浮漂的力量,导致浮漂信号模糊。所以,调钓中最灵敏的状态是调低目钓更低目,例如调4钓2,调3钓1等等。采用这样的调钓方法,既能够保证子线尽量绷直,同时剩余浮力也不会过大。

(四)钓线中的矛盾

我们都知道,钓线越粗强度越大,越不容易切线跑鱼,但是钓线越粗越对鱼咬钩时形成的阻碍也会越大。这种矛盾在钓生口鱼的时候尚不明显,因为生口鱼吞钩干脆,即使用稍粗一点的钓线也不会有太大影响。但是在钓体型较大,并且吃口较轻的轻口鱼和滑口鱼时,就需要我们采用较为极端的钓法了,也就是使用细线去搏大鱼。这是因为鱼口较轻或者是鱼口较滑时,钓线对鱼嘴的阻碍作用会非常明显,使用较粗的钓线非常容易导致鱼无法顺利吞钩,相比之下如果使用较细的钓线,至少首先确保鱼能够顺利吞钩,虽然在遛鱼的过程中有切线的风险,但可以通过熟练的遛鱼手法去化解。

在海钓以及路亚钓中经常使用PE线,也就是钓鱼人俗称的“编织线”,这种钓线虽然强度较高,但受到钓线本身的材质影响,线体过于柔软,在台钓中使用灵敏度较低的缺陷会显露无疑。所以,PE钓线和尼龙钓线之间也存在了不可兼顾的矛盾。

(五)鱼钩中的矛盾

鱼钩的大小之间的矛盾一直让很多钓鱼人感到迷茫,用多大的鱼钩成为了很多钓鱼人经常探讨、询问的问题。我们都明白小钩钓小鱼,大钩钓大鱼的道理,但是在野钓时鱼的个体大小差异非常大,小到不足一两,大到几十斤甚至上百斤。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使用鱼钩应该遵循适当偏小的原则,也就是确保鱼能够顺利将鱼钩吞入,同时把控好抬竿时机,宁可抬竿稍迟不可抬竿过早,这样一来鱼吞钩较深,即便鱼钩偏小也不容易在遛鱼的过程中出现脱钩跑鱼现象。

(六)饵料中的矛盾

饵料的不同状态之间也会产生明显的矛盾,例如饵料的雾化越快诱鱼的效果更好,但饵料雾化过快也很可能招来大量的鲢鳙和小杂鱼,这些鱼种对钓大鱼会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另外,拉饵与搓饵之间也存在着非常明显的矛盾。拉饵比重较轻,入口性好,但是拉饵蓄窝能力较差,不利于留鱼和持续诱鱼。搓饵比重较大,虽然入口性比拉饵要差,鱼在吞饵时更加费力,但是搓饵的蓄窝能力强,只要维持较快的换饵频率,便能够让鱼始终留在窝点中,同时还能够依靠窝点中剩余的饵料持续不断的诱新鱼进窝。

另外,在蚯蚓、玉米粒等传统饵料与商品饵之间类似的矛盾就更加明显了。蚯蚓、玉米粒等虫类、粮食类的钓饵拥有得天独厚的天然性,鱼类在觅食这些饵料时的警惕心是最小的,但是蚯蚓、玉米粒等纯天然的饵料却完全没有雾化性,在诱鱼的效果在不如商品饵。除此之外,蚯蚓、玉米粒等纯天然饵料也完全不具备蓄窝留鱼的功能。

(七)做窝时的矛盾

诱鱼对钓鱼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不把鱼诱进窝,任凭饵料再好,钓技再高也是无济于事的。想要诱鱼进窝,做窝是重中之重,窝料的投喂量越大,诱鱼进窝的速度也就越快,诱进窝点中的鱼也就越多。但是窝量过大则必定会让一部分鱼进窝之后难以找到钓饵,仅仅是吃窝料而不咬钩。但是窝料的投喂量太小又会让诱鱼的效率降低,不仅诱鱼速度慢,而且诱至窝点中的鱼数量也较少。因此,为了尽量平衡做窝时所产生的矛盾,我们必须根据鱼的密度和活跃度来合理把控窝料的投喂量,通常情况下,采用少量多次投喂的方式是最为理想的,也就是每一次少量投喂窝料,待窝点中的鱼将窝料消耗掉一部分之后,再及时补窝,让窝量始终保持在一个能够发挥诱鱼效力的水平,同时又不让窝点中的窝料过多。

齐白石画虾告诉我们什么

周大福古法传承手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