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麻神仙鱼赏析网

直播春天:探秘余杭径山茶,感受中国绿茶的历史演变

03-13

直播春天:探秘余杭径山茶,感受中国绿茶的历史演变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施雯 (图片来源:杭州市余杭区农业农村局)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

此语,出自陆羽《茶经》。

作为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茶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兴于唐,盛于宋,延续明清。

如今,茶已成为风靡世界的三大无酒精饮料(茶叶、咖啡和可可)之一,中国则是茶的原产地。

属于不发酵茶的绿茶,是我国产量最多的一类茶叶,全国20个产茶省(区)都有生产,它的花色品种之多居世界之首。

绿茶中,春茶质量最好。

一般,品质好的绿茶,主产于浙江、安徽、江西、湖南、江苏、四川等省区。在不少茶人的心目中,高山所产的茶叶比平地品质更好。

今天(3月13日)起,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联合杭州市余杭区农业农村局、余杭径山茶行业协会联合推出“问茶”系列报道,在这个春天里,带你穿越千年,一起来听径山茶的故事。

【1】

径山,浙江杭州余杭境内,山明水秀,是品茗佳处。

山中古刹建于唐代,每年春季举行茶宴,南宋尤盛,为日本茶道之起源。

说到径山茶,它就是一部盛于唐的中国绿茶的活历史。

这里不得不提的人,便是盛唐隐士陆羽。

他曾在径山著《茶经》一卷、三卷,后被世人奉为茶圣。

陆羽(733-804年),今湖北天门人。

他为何千里迢迢来径山,在说陆羽之前,我们先讲讲国一大师法钦。

法钦(714-792年)比陆羽长20岁,今江苏昆山人,早年中过乡举,后拜高僧为师。

后来,师傅嘱咐法钦去余杭投奔龙泉寺,并说“乘流而行,遇径即止”。

唐天宝元年(742)法钦游至临安东北山下,不知山名,路问樵夫。

樵夫答,此天目山之径路,谓之径山。

法钦顿悟,便在此开山结庵。

山中有不少野生茶树,法钦便亲手种植了几株,采制后供佛待客。

每年谷雨前,径山寺僧侣会采摘制茶,以小罐贮藏送人。

没过几年,茶叶蔓延整个山谷,味道鲜芳,特异于其他所产,即今之径山茶。

对“禅茶一味”的茶叶种植和茶道非常推崇的法钦,为“佛供茶”开创者。

他不仅名扬江南,名声还传到了长安城,后被赐号“国一大师”。

法钦南归,径山寺也被赐名“径山禅寺”。

由此,径山成为江南禅茶的源头。

【2】

法钦是径山茶的开创者,陆羽则把径山茶载入了史册。

公元760-761年,陆羽与友人游历至余杭径山一带,开著《茶经》。

那时,法钦已居此山近20年。

陆羽其人,一生鄙夷权贵,不重财富、酷爱自然。

他幼年被父母遗弃,3岁被僧人收养,取名陆羽。

陆羽9岁时因和师傅起争执,被罚干体力活。

不过,陆羽为人好学,12岁离开寺庙去了戏班子学艺。

虽其貌不扬,又有点口吃,但陆羽为人机智幽默,演丑角很成功。

从小在寺庙学茶的陆羽,后与友人四处游历,品茶鉴水。

陆羽的名气,大得传到唐代宗那里。

皇帝特诏他进宫烹茶,还让他留在宫中主掌茶事。

不过陆羽对此并不感兴趣,继续游历大好河山,后来便到了径山。

大约在公元780年,陆羽完成了中国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的撰写。

书中记载,唐代所产茶叶有140余种,大部分是蒸青团饼茶,少量是散茶。

余杭径山茶,便名列其中。

【3】

自唐代以来,径山茶都是加工成绿茶饮用的。

径山茶从古至今的演变历程,几乎囊括了中国绿茶的全部发展和变化。

《茶经》中,陆羽记载着评判茶叶品质的标准,一直沿用至今。

茶叶,山野自然生长的为好,在园圃中栽种的较次。

在向阳坡,林荫遮盖下生长的茶树:芽叶呈紫色的为好,绿色的差些;芽叶外形肥壮如笋的为好,芽叶细弱的较次;叶反卷的为好,叶面平展的次之。

我们现在喝的径山茶是叶子茶。

唐代起,古人喜欢把茶叶加工成茶饼,以便存放。

茶饼制作有七道工序。

首先采摘新叶,然后高温蒸青,用木臼捣烂,把茶叶装进模具压紧拍实。

拍完的茶呈圆饼状,接着焙茶,把茶饼串成一串串糖葫芦状,放炭火上烤。

烤完茶用绳子串起来,方便计数,最后,用纸包裹存放。

茶饼没有经过发酵,因此唐代饮用的依然是绿茶。

不过,唐代是以煎茶法煮茶的。

步骤是先烤茶饼,再取一些碾成末,然后将末入水,再加点盐,煮水煎茶。

唐代饮茶,陆羽提倡只饮三道,最多五道,还建议大家一年四季饮茶

陆羽在成名后的晚年,依然是四处品泉问茶,于贞元未年(公元804年),走完了他皓首穷茶的一生。

如今,在径山,大家依然可以在双溪集镇边,用甘甜的陆羽泉,冲泡春意盎然的径山茶,品味延续千年的幽香。

宣统三年大清银币五角值多少钱

嘉佑通宝一级珍稀版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