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麻神仙鱼赏析网

钱币收藏背后的文化故事

04-09

钱币收藏背后的文化故事



钱币上的“龙”纹图案研究


(四)


上一篇文章讲到初汉时期铸币情况,下面接着说汉中期有关“”纹图案钱币的事儿。


一、汉文帝为啥没造“龙”纹钱币?


懂历史的人都知道大汉王朝的“文景之治”。


“文景之治”的“文”,指的就是汉武帝的爷爷汉文帝刘恒。


汉文帝刘恒对治国安邦还是有一套的,其治国方略是“和谐稳定保发展,改革开放促提高”,致使老刘家进入开基以来第一个发展机遇期。


在任期内,汉文帝始终遵循“牧民之道,务在安之”的建设方针。一是“偃武兴文”,减轻徭役,“丁男三年而一事”;二是免田租、减税负,“三十税一成”;三是“弛山泽之禁”,把国有山林川泽,矿产、渔盐铁业等资源通通交给私人打理,以至于把中央“铸币权”也下放到民间。


汉文帝时期“四铢半两

正是这些“安民为本”政策,换来的是 “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为“文景之治”打下了经济基础,也为汉武帝开疆扩土,称雄于世铺平了道路。


按理说,开创“文景之治”的汉文帝是有条件铸造“”纹钱币的。


遗憾的是,这位皇帝脑子里根本就没有这根弦儿。他不仅没在铸钱上下功夫,反而是“穿新鞋,走老路”,把汉惠帝刘盈好不容易上收的中央“铸币权”,又放手交给了地方。


显然,汉文帝根本没把铸币当回事儿,自然也就不会考虑铸制什么“”纹图案钱币来标榜自己,进而推迟了铸币上“”形图案的出现。


二、汉文帝时期的“四铢半两”钱


公元前175年(文帝五年),汉文帝一改前任汉惠帝刘盈时期实行的“严禁私铸钱币”的做法,于“夏四月,除盗铸钱令。”【《汉书·卷四·文帝纪》】 允许并鼓励民间铸钱。


朝廷放开了“铸币权”,但法令铸钱标准,“更造四铢钱”。

这种铸币大小、重量,满足了当时人们携带、交易需求,币值也符合国势民情,很受百姓欢迎。


在此之前铸行的钱币,不是大,就是小。例如:早期秦“半两”钱,直径均在3.6~3.8厘米,重量多达10多克。



“重如其文”的秦始皇“标准半两”,比秦初“半两”有所减小,钱径为3厘米左右,重约8g,携带仍然不便。



秦“标准半两”(即十二铢等于7.1825克)


至于秦末汉初的“榆荚半两”,又太小了。大的重不到1铢(一铢=0.67克),小的尚不足0.1克。


西汉初期“榆荚半两”钱


“榆荚半两”钱重不足1铢,钱文却标注为“半两”,在那个行用“称重货币”年代,老百姓肯定不愿意用了。


汉文帝时期“四铢半两”钱就不一样了,它直径为2.4~2.6厘米,重2.2~2.8克,大小重量都比较适中。


普通“四铢半两”钱


​可以说,这种“四铢半两”钱,顺应了当时社会需求。


为啥这么说呢?我们可以把当年“四铢半两”钱与现在一元硬币做一比较,从中找出它们之间相近之处。


从1980年至1986年,“央行”首次铸制长城一元硬币,直径3厘米,重量9.32克。


秦半两钱与长城币直径、重量对比


长城币直径和重量,略小于秦初“半两”钱;与秦始皇时期“标准半两”相比,直径基本相同,只是重量略大一点。


可能是长城币做大了的原因,人民银行于1986年停止发行。


1991年~2000年发行的一元牡丹币,直径缩减为2.5厘米,重量减少到6.05克。1999年~2018年发行的菊花一元硬币,大小基本没变。



2019年开始发行新菊花一元硬币,再一次把直径缩减为2.25厘米,重量减至4.7克。


由此可见,人民银行也在不断优化一元硬币大小和重量。这样,既节约制作成本,又方便百姓携带。


有人可能会说,一枚小小的硬币重一点轻一点能咋的?



​这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如果没有百元纸币,裤兜里揣上100个“钢镚”试试,那就是1斤2两,可能裤子都提不上去,你就得和古人一样,背个“钱搭子”上街。


《十五贯》剧照​


汉文帝时期设计铸造的 “四铢半两”,与现在菊花一元硬币直径相差无几,重量却减轻了一半,这样,携带更容易一些。


“四铢半两”与菊花一元硬币对比


我猜测,当年“四铢半两”法定标准,也是经过专家论证,上会研究,领导拍板才定下来的。


文景时期“四铢半两”


基于此,从公元前175年(汉文帝五年)开始铸行的“四铢半两”钱,持续使用到公元前140年(汉武帝建元元年),直至“三铢钱”的出现。



“四铢半两”钱铸行时间能够长达45年,充分说明该铸币还是很受欢迎的,这也对“文景之治”起到了促进作用。


三、汉景帝铸造“龙”纹钱币了吗?

世上的事儿,有利就有弊。按理说,汉文帝搞“改革开放、发展经济”是好事,下放“铸币权”也没啥毛病。可就是因为选错了对象,从而给继任者汉景帝留下了隐患。


1、养虎为患


在“文景”时期,“一南一北”有两家私人造币公司,号称“吴邓氏钱布行天下”,这两位公司法人几乎垄断了全国“铸币”。


朋友会问,“吴邓氏”是谁呀,咋就这么厉害呢?


咱们先说这个“吴氏”,他可不姓吴,人家姓刘名濞。



他是刘邦哥哥刘仲的儿子,与刘邦是叔侄至亲。



公元前195年,刘濞因随刘邦平叛淮南王英布有功,被封为吴王。



刘濞掌控着吴、越之地,定都于广陵(今江苏省扬州市),管辖着三郡五十三城,即现在江浙一带以及江西、安徽部分地区。


刘邦本指望刘濞镇守吴越,稳固东南,却无异于“养虎为患”。


阅人无数的老刘对这个本家侄子既放心又不放心。他知道小伙子有能耐,可帮他镇守东南;又觉得这家伙太有能耐,日后可能反叛。



所以,刘邦曾告诫刘濞:“汉室一家亲,千万别造反”。不出刘邦所料,多年以后,果然反了。


本来刘邦放养这只小老虎就是个错误,汉文帝把“铸币权”又交给了刘濞,更是错上加错。


据明清志记载,刘濞在吴国富矿地区东阳郡冶山(今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开采、冶炼、铸钱近30年,其铸造的“四铢半两“钱通行于大半个中国。



至今,此处还有一个“吴王谷”,经专家考证为当年吴王刘濞采铜铸钱的遗址。



1988年,江西九江市瑞昌铜岭村(当年吴国豫章郡)发掘出距今三千多年的《铜岭铜矿遗址》。



显然,吴越地区丰富矿产资源催生了“铸钱业”,使得本就富庶的吴国更加富裕了。


南京冶山国家矿山公园

刘濞养精蓄锐,逐渐成长为一只强壮的大老虎。据《前汉纪•景孝皇帝纪卷第九》(班固)记载:吴王刘濞“有诸侯之位,而实富于天子”。


公元前157年,汉文帝驾崩,同年太子刘启继承帝位为汉景帝。


公元前154年,初出茅如的汉景帝小试牛刀,采用御史大夫晁错建议,削夺王国封地,强化中央集权。


此举引得刘濞大发虎威,借诛晁错之名,联合楚、赵等七国举兵叛乱,史称“七国之乱”。



历时三个多月,最后兵败被杀。


刘濞铸钱,富甲一方,虽然顶着“反贼”帽子,但对吴越地区贡献还是有目共睹的。扬州一带的百姓,现在还尊奉着刘濞为财神。

2、“养痈遗患”


如果说刘濞是“养虎为患”的“虎”,那么,“吴邓氏” 的“邓”就是“痈”了。


收藏钱币的都知道,古钱币还有个别名叫“邓通”,上面说的“邓氏”指的就是邓通。


邓通是何方神圣,汉文帝凭啥让他造币呢?



据司马迁《史记》:“然邓通无他能,独自谨其身以媚上而已。”啥意思呢?司马老爷子给邓通的评价是“只会献媚,别无他能”,用小孩们的话说,就是“溜须舔腚”。


司马迁记述邓通的下贱劲儿,可比“舔腚”恶心多了:“文帝尝病,邓通常为帝唶吮之。”意思是文帝长痈(脓疮),疼痛难忍,邓通经常用嘴巴吸吮。你说,一般人做得到吗?


连皇太子都做不到,《史记·佞幸列传》描述得更细致:“太子入问病,文帝使唶痈,唶痈而色难之。已而闻邓通常为帝唶吮之,心惭,由此怨通矣。”


邓通就因为这个事儿,得罪了汉景帝。


那文帝为啥让邓通造钱呢?据《汉书·邓通传》:“上使善相者相通,曰:‘当贫饿死’。文帝曰:‘能富通者在我也,何谓贫乎?’ ”便赐邓通“蜀严道铜山,得自铸钱”。


简单点说,汉文帝听相面的说邓通会因贫饿死,就打赌一般地把位于今四川荥经县的“蜀严道铜山”赐给邓通铸钱,让他富甲天下。



换位思考,人家邓通做了自己亲儿子都做不到的事儿,​换作我是汉文帝,也一定会让他铸钱致富的。


因“严道铜山”富产红铜,邓通所铸之钱多为红铜钱,直径2.3厘米至2.5厘米,重2.7克至3.75克,且在钱币穿口处多有凸起。



邓通的宿命正如相者所言,“怨通”已久的汉景帝刘启继位后,没收了邓通全部家产。最后,邓通“竟不得名一钱,寄死人家。”


尽管刘濞与邓通这两位做人不地道,可他们铸造的“四铢半两”钱却很地道,中规中矩,基本上是按照法令标准铸制的。总的来说,无论是钱文制作,还是铸造质量都是不错的。


3、“龙”身难现


纵观人类历史,凡事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时候,官民都会说这是“”的功劳,大肆宣扬“”的功德。此时,“”的形象就高大起来了。



人类都是靠老天爷吃饭的,时逢旱灾水患,民不聊生的时候,官民又都归因于“”。


这时候,人们不再关注“”的形象,而是求助“”的怜悯。百姓就会哭丧着脸,拿着“贡品”去“龙王庙”求“龙王”大发慈悲;皇帝也着急呀,不得不去“天坛”一类的“祭坛”,求“天龙”恩泽苍生。



钱币也一样,适逢太平盛世,官府就可能铸制“”纹钱币,民间也大量铸造“龙”形花钱。


反观汉景帝刘启执政时期,可以说是“文景之治” 稳定上升期,铸制“”纹钱币可能性还是有的。


遗憾的是,铸钱致富的刘濞和邓通,搅得汉景帝心神不宁,再没心思造什么“”纹钱币了。



刘启这个爹没干成的事儿,只能留给子承父业的汉武帝来完成了。


就写到这里吧,下一篇接着说钱币上的“”纹图案。


(部分图片源自网络,诚表谢意!)


齐白石的作品价值

鱼线对接线结打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