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麻神仙鱼赏析网

醉美钓台江畔,魅力无限

12-22

醉美钓台江畔,魅力无限

雷潭钓台

远观钓台

提起宜春城区周边的古景,稍稍上了点年纪的宜春人对此都印象深刻,脑海中立即会在浮现出春台晓日、化成晚钟、卢洲印月等宜春古八景。这些人文胜景历经千年风雨,如今现状到底怎么样?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它们的命运又如何呢?本报将带您跨越时空的光影,一览岁月变迁的魅力。

说来也奇怪,位于袁州区市区东郊的下浦境内,竟有两个钓台:一个是在距离城区3公里许的大塘村雷潭,称雷潭钓台;一个是在距离城区5.5公里许的墈上村震山,称震山钓台。1984年5月,两台皆被列为宜春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人们常用“大塘雷潭有钓台,震山钓台在墈上”来概括这两处钓台的所处位置。

雷潭钓台景致“一抹江天白鹭飞”

委婉清丽的秀江,从古老的袁州城穿城而过后,一路扬长而去。大约流到距城区约3公里的地方,被一块巨大的石头拦住了去路。秀江在这里盘桓良久,终于拐了一个大弯,留下一个深潭,继续前去。这个墨绿色的幽深的水潭,被唤做了雷潭。

雷潭在袁河转弯处北岸边,山丘由北而南,止于河边,形成岩壁。石下袁河洄旋处,形成深潭,水清澄碧,有如翡翠,故称雷潭。石西北侧,有古寺宝庵,古树丛生。

雷潭的妙处在于一块盘形的伸于河心的巨石。尽管其苔痕满矶,但由于石面平坦,探首可见下面水潭,且潭中鱼甚肥硕,便使此地成了钓鱼的佳处。许多清雅之士,闲来无事,常常在此垂钓。清光绪年间,知县杨琨喜好文墨。一日心血来潮,唤人在岩后的石壁上刻下“钓鱼台”三个字,雷潭的名声也就逐渐远扬了。

据民国《宜春县志》记载:“雷潭上路侧石壁亦镌有石刻,不可复认。唯‘嘉泰’、‘开禧’年号暨郡之曾俨书‘陈日休来’数字可辨。”又有“旧传有龙潜于此,上有峭壁石罅,龙鳞印苔成痕。潭边有寺,今改多宝庵。旁石亦名钓鱼台,竹木阴森称胜境。”

由于雷潭钓台位于袁河之滨,“山形所以然江来,吐纳半江碧”。此地江天寥廓,胜景环绕。乾隆年间知府陈廷枚《钓台烟雨》诗有云:“一抹江天白鹭飞,中流若个钓鱼矶。眼前勋业诚余事,竿上丝纶聊乐饥。骚客偶留江畔醉,渔人空趁夕阳归。蒲帆十幅来何暮,烟雨桐江似此非。”

震山钓台是探幽访古的好去处

其实,有故事的钓台倒不在雷潭,而是在离此处尚有3公里的震山。震山也叫颜山,位于袁州新城北区下浦街道墈上社区,宜阳东路延伸段跨铁路立交桥以东,高铁站以南,面积约110公顷。走过一个铁路地道口,经塘头村行约2公里,即至震山脚下。

震山悬岩峭壁,其出奇之处倒不是它有何等的高巍。但此处“壁峭崔峨,众石奇出”,其中一块石头,长宽8尺,高约丈余,如牛之犄角。兀然伸向河心,宛如一船横泊于河的中央,秀江也不得不在此留下一个深潭。

今日之钓台,虽已无当年那水深鱼跃、山青木翠之胜景,但刻于岩后由唐状元卢肇撰写的《震山岩记》的摩崖石刻却是人们探幽访古的好去处。该石刻为唐咸通七年(公元866年)勒石,属宜春市最古老的题刻。石刻凿有一方框,框长2.5米、宽2米,为阴刻楷书,全文长309字,历经1160余年的风雨后,大多数文字已无法辨认了。如今仅剩80余字模糊可辨,就这样,还需要用水将之泼湿才可得见。字迹拙朴苍劲,浦晰可辨,让我们触摸到一段穿越千古的文化遗韵。

震山山脚小河——游溪(即南河)之滨,有两石似船形伸入河中。两石之后有一石室,约30余平方米,称岩洞,又称颜洞。石前溪流原深数米,现已淤塞。为避“安史之乱”的江西彭姓始祖唐彭构云隐居在袁州区下浦街道墈上塘头村震山,曾垂钓于船形石上,故称征君钓台,又名震山钓台。于是成就了宜春古八景中的一景——钓台烟雨。

值得欣慰的是,南庙河的生态保持得不错,虽因淤塞的缘故,甚至有偏离钓台摩崖石刻的趋势,但仍是鸟儿们觅食的天堂。不时可见白鹭等水禽盘旋其中,自由翱翔,上千年的岁月,在这里恍若弹指一挥间。

两处钓台将被打造成精品运动游园

其实,早在2017年8月就传来消息,袁州区拟将两处钓台打造成精品运动游园。

据有关方面介绍,袁州区已将“钓台烟雨”古景纳入最新的规划当中,为推进袁州新城开放式公共绿地建设,制定袁河、南庙河、新坊河生态水系永久规划,并将震山打造成精品运动游园,提升新城生态环境品位。

与此同时,雷潭钓台也在有关方面的规划当中。相信不久的将来,两处钓台都可重新焕发生机,以厚重的人文光彩重新矗立在市民面前。

然而,面对两个“钓鱼台”,人们不禁会问:宜春八景之一的“钓台烟雨”到底指的是哪一个“钓台”呀?根据有关史料考证,明末清初以来,雷潭钓台已是社会人士公认的八景之一。震山钓台或因有唐状元卢肇撰写的《震山岩记》的摩崖石刻而名噪一时,或因年代久远而被人们逐渐淡忘。正如震山钓台章节所言,震山钓台是个有故事的地方,值得人们前往一探究竟。

来源:宜春广播电视报 记者刘建赟 综合整理

编辑:何红

张择端清明上河图美术鉴赏

铁观音的功效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