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白茶大课堂原创撰写,未经允许,任何人和媒体不得转载
《1》
入冬以后,阳光一日少似一日。
带着寒意,这时节,泡茶成为了一件暖身又暖心的事情。
正喝着茶,突然看到了一条短视频,差点被呛到。
视频的内容,是介绍白毫银针的冲泡。
配合着舒缓的音乐,主播慢条斯理道:
“选一个白瓷盖碗,投白毫银针5克,再沿着盖碗的内壁将80℃的温水缓缓注入,30秒后出汤……”
天呐,这不是在误人子弟吗?
难怪这么多人说白毫银针滋味淡。
其实,喝不懂是一回事。
除此外,和泡茶方式也有很大的关系!
《2》
白毫银针,久负盛名。
但有些买了白毫银针的茶客,小小声地反馈:“为什么感觉白毫银针喝起来有点淡呢?”
七分怀疑茶叶品质,三分不知所措。
自己花高价买回来的白茶,和心理预期有所出入,感到惊慌这是必然。
但高山银针,日光萎凋加低温慢烘,产区好、工艺好,成品茶的品质是完全有保证的。
那么,大家常提到的“滋味淡”,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归根结底还是一句话,浓非厚,淡非薄。
浓和淡,有两层含义。
第一层含义,指的是汤色的深浅。
由于白茶的微发酵茶,因此汤色较为清浅,白毫银针的头道茶汤往往是牙白色,而后随着冲泡次数的增加,变成嫩鹅黄色,浅黄绿色……
不过,基本保持着清雅的色调。
第二层含义,指的是茶水比例以及出汤时间所带来的浓淡。
比如,一款平平无奇,品质一般的茶,可以通过加大投茶量或者延长出汤时间的办法,使其变为一杯浓茶。
入口的刺激性强,浓酽苦涩。
可即便如此,茶汤的厚度也不会出现太大提升,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浓非厚”。
反之,白毫银针的汤色虽然淡雅,入口的感觉也不刺激,鲜爽清甜,但内质充足,汤感淳和。
那股强烈的鲜爽感,就像从菜地里刚采下来的黄瓜,上面还带着新鲜的晨露。
一口下去,汁水丰沛,满嘴鲜爽。
啜茶的时候,甚至能感受到一股阻力,那便是大量的内含物质在与舌头“对抗”。
如此美妙的味蕾享受,怎么能用“寡淡”二字来形容呢?
不可否认,比起岩茶、红茶、生普等茶类,白茶的确略显清淡。
但是,不同的茶类,也有着不同的特点。
所有的茶叶,都可以泡出浓烈的滋味,但唯有内质厚,才是好茶品质的象征。
喝白毫银针,对自己的味蕾是一次全新的挑战,极致的鲜爽感,是白茶原汁原味的最好体现。
在这里,也想要宽慰新茶友,觉得自己驾驭不了白毫银针的,你并不是一个人。
但同时也请放心,喝不懂白毫银针,只是暂时的。
这一现状与僵局,终会随着喝茶技能的提升,被打破。
《3》
错误的冲泡方式,也会影响白毫银针风味的表现。
那则短视频里所提的,恰好是泡白毫银针时,最常见的三个误区。
第一个,用温水冲泡,因为担心沸水会烫坏娇嫩的芽头。
第二个,注水速度要慢,用水流慢慢的冲击白毫银针干茶,才能让滋味物质充分释放。
第三个,白毫银针味道淡,闷30秒再出汤,才是风味的“巅峰状态”。
接下来,我们便来针对上述的问题,逐一击破。
首先,不管冲泡哪种白茶,都提倡用沸水冲泡。
在不少新茶客眼中,白茶很娇嫩,尤其是芽头饱满的白毫银针,担心它承受不住高温的打击。
然而事实是,白毫银针压根没有大家想象中的那么娇弱。
仔细观察可以发现,白毫银针的芽头上,覆盖着密实的白毫。
而来自高山的白毫银针,白毫更丰富,更厚实。
这些白毫,是茶树在生长的时候,为了抵御严寒所自然产生的一件“毛衣”。
天气转凉,人知道要增添衣物,茶树自然也不例外。
其实,不仅仅是在表面上,将白毫银针饱满的芽头剥开,里面呈现的是笋壳状结构,能够剥出足足5-7层。
它们每一层上,都有白毫。
到了制成成品茶以后,因为干燥,这些白毫便根根分明,摸起来顺滑无比,就像小奶狗的毛发。
而白毫具有很强的防水性,如果水温不足,便难以将干茶彻底打湿。
顺便再分享一个冷知识,白毫不止是起到保护作用,它富含着丰富的茶氨酸物质,是茶汤鲜爽滋味的主要来源。
温水无法让足量的白毫掉落到茶汤里,故而,白毫银针喝起来便是清汤寡水。
除此之外,沸水还能激发出茶叶中高、中、低不同沸点的芳香分子。
根据物理学的知识,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
优质的白茶,体内蕴含着丰富的养分,自然也包括充足的芳香物质。
唯有沸水,才能将它们彻底激发、释放出来,逐一展现在我们眼前。
通过闻盖子上的前调、中调、尾调,全方位地感受一款好茶的香气,才不算浪费。
《4》
其次,注水速度不宜过慢,且最好环壁注水。
注水速度慢,也就意味着茶叶与水接触的时间延长,无形之中就造成了闷泡。
有部分茶客表示,自己明明做到了快出水,但茶汤的滋味还是浓了。
原因很可能在于,注水的速度太慢。
另外,环壁注水指的是一种注水手法。
注水时,手提茶壶,沿着盖碗的内壁画圈圈式的注水,快速完成一个“の”字。
一般情况下,110毫升左右的标准盖碗,自己是划三圈半。
环壁注水的好处在于,能够让干燥的茶叶被均匀打湿,让茶味充分释放。
不管芽头肥壮的白毫银针,还是白牡丹、寿眉等枝叶相连的白茶,都提倡用环壁注水。
让白毫大量脱落,并且在短时间内让汤水达到饱满。
否则,如果按照视频中的做法,很有可能泡不开。
到了四五冲之后,依然有一大半的白毫银针是干燥的,没有与水亲密接触。
这样的泡法,无论多么的“耐泡”,也无法呈现出白毫银针的鲜香醇爽。
也难怪,泡出来的茶汤无香无韵,被人诟病为味寡淡”。
最后,好茶不提倡闷泡,白毫银针尤其如此。
以30秒作为出汤的标准,很显然,是妥妥的闷泡了。
我们平时所说的“快出水”,指的是从注水到出尽大部分茶汤,时间大约在7-8秒左右。
闷泡白毫银针,会导致茶汤中出现过量的苦涩物质。
原本鲜爽的滋味,被苦味和涩味大大掩盖,不再是香清甘活的好茶了。
况且,闷泡会让内质提前释放完毕,耐泡度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试想一下,一泡白毫银针的内质,在快出水下,能够均匀分配到10冲里还有富余。
但如果选择闷泡,让养分强行多释放一些,可能区区五六冲,就觉得后劲不足了。
看来,买到好茶,也要懂得冲泡。
否则,实在是暴殄天物啊!
《5》
觉得白毫银针滋味淡,喝不懂,只是暂时。
毕竟,任何事情都要有个过程,喝白茶也是循序渐进。
味蕾一时难以接受白毫银针的鲜爽感,也没有关系。
可以先试着从更好喝懂的白牡丹、寿眉开始入手,知道了好白茶的风味,对“鲜、香、醇、爽”有初步的认识以后,再喝银针也不迟。
到时候,你就会恍然大悟,白毫银针成为白茶中的“王者”,并非空穴来风。
当然,如果要细致感受白茶的香清甘活,正确的冲泡,必不可少!
欢迎关注【白茶大课堂】,了解更多白茶知识!
版权声明:本文归白茶大课堂菇凉陈(taimumagu)原创撰写,任何媒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欢迎茶友们转发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