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麻神仙鱼赏析网

我国淡水蟹种类繁多,溪蟹数量高达283种,你知道吗?

06-10

我国淡水蟹种类繁多,溪蟹数量高达283种,你知道吗?

所谓淡水蟹,顾名思义就是指生活在淡水溪流中的螃蟹。它们整个生活史几乎都在淡水环境中度过,受精卵在发育过程中不经过浮游幼体阶段而直接发育成幼蟹,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淡水蟹的传播后代的能力,因此很多淡水蟹的生活空间往往都局限在零散的小片区域内,形成了当地的特有种。

我国是世界上淡水蟹种类最丰富的国家,多达311种,远超过泰国和哥伦比亚的101种。在我国淡水蟹种类最多的省份是云南,已记录在案的有1650种。在自然水域中,淡水蟹是淡水大型无脊椎动物类群中的关键种类,同时也是水域生态环境的指示生物,然而我国目前与淡水蟹系统分类相关的文献资料却相对较少。

这篇文章旨在对中国淡水蟹类进行汇总分类并对常见种类进行介绍,话不多说,下面就进入正题。

首先,有必要先弄清淡水蟹与海水蟹的区别

说起淡水蟹,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中华绒鳌蟹,最具代表重性的品牌是阳澄湖大闸蟹。但中华绒毛蟹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狭义)的淡水蟹,它在淡水河流中生长肥育,但产卵孵化却是在近海完成的,属于由海水向淡水过渡的中间种类。在分类上,中华绒螯蟹属于方蟹科,而在我国,严格意义上的淡水蟹指的是拟地蟹科(束缚蟹科)溪蟹科的类群。

从外观上看,淡水蟹的背部近似于圆形,如华溪蟹,而海水蟹大多近似于梭形,如三疣梭子蟹。大多数海水蟹的颜色非常鲜艳,不同种之间的颜色差异很大,而淡水蟹的体色一般都接近于青灰色,这与其生存环境有很大关系。

为了适应各自的环境,海水蟹与淡水蟹分别演化出了不同的适应性特征,最明显的表现在腿部。淡水蟹的腿部都比较尖锐,适合在陆地爬行,而多数典型的海水蟹最后一对步足特化成了桨状足(又叫游泳足),但也有例外,一些不擅长游泳的海水蟹最后一附肢也呈针状,比如阿拉斯加帝王蟹、深海蜘蛛蟹等。因此脚部的特征也仅供参考,并不能作为最终的判断依据。

蟹类的外部形态结构

海水蟹与淡水蟹都属于十足目,这也是甲壳动物亚门中最大的一个目,总共包含9000多种形形色色的虾蟹类。蟹的身体构造可以分为头胸部与腹部,共分为5对附肢,其中第一附肢特化为螯肢,用于攻击猎物并进食,第2至第4附肢为步足,是主要的运动器官,第5附肢常常特化为桨状,是判断其游泳能力的重要指标。

有朋友可能联想到了荀子在《劝学》中所讲的“蟹六跪而二螯”一句,“六跪”加上“二螯”是八条附肢,而实际上蟹类却有十条附肢,这其中是不是有什么误会呢?

有学者认为古文中的“六”实际上是“八”的误写,也有人认为古文并没有写错,其中“跪”应该理解成第2-4步足,并不包含第5对桨状足,这也反映出荀子的观察细致入微。对于这个问题,也欢迎大家继续在评论区探讨!

1.蟹类头胸部的背面覆盖着头胸甲,形状因种而异。额部中央具第1、2对触角,外侧是有柄的复眼。口器包括1对大颚,2对小颚和3对颚足。

2.头胸甲两侧有5对胸足。腹部退化,扁平,曲折在头胸部的腹面。雄性腹部窄长,多呈三角形,只有前两对附肢变形为交接器;雌性腹部宽阔,第2~5节各具1对双枝型附肢,密布刚毛,用以抱卵。

▲上图分别是雌性与雄性的中华绒鳌蟹。雄蟹与雌蟹在身体腹面的性状区分一目了然,在此就不再赘述。

拟地蟹科(仅包含1个属,28个种,占总数的9%)

▼拟地蟹科的常见种类

拟地蟹科(Gecarcinucidae Rathbun)在之前也被称为束腰蟹科,之后随着新种的不断发现又改名拟地蟹科,代表种类是中华束腰蟹

顾名思义,束腰蟹在腹部中段的宽度比前后更窄,很像古人身穿束腰汉服的形态,腹部共7节,负面朝上,从上到下,从第5节开始变得上窄下宽,第6节即是束腰节,第7节呈舌形。

溪蟹科(包含44属283个种,占总数的91%)

下面分别就常见的种类进行简单介绍。

01 清溪蟹属(模式种:拉氏清溪蟹)

清溪蟹属在全球共有4种,在我国有1种,也就是拉氏清溪蟹,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宝岛台湾。根据戴爱云教授在1999年的记录,我国的清溪蟹是有两种的,分别是拉氏清溪蟹(1914年发现)和广东清溪蟹(1999年发现)。但之后又有专家学者对广东清溪蟹与拉氏清溪蟹的标本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发现两者之间的形态并无显著性差异,由此推测1999年发现的广东清溪蟹很有可能来自于台湾地区,两者大概率是同一物种。

02 粤溪蟹属(模式种:珠海粤溪蟹)

我国有4种粤溪蟹,全都分布在广东省,珠海粤溪蟹是2017年由Ahyong与Shih新发现的模式种。

03 南海溪蟹属(模式种:台湾南海溪蟹)

我国的南海溪蟹总共有16种,绝大多数都以首次发现该物种的地名命名,常见的有广东南海溪蟹、台湾南海溪蟹、福建南海溪蟹、香港南海溪蟹、温州南海溪蟹。其中广东南海溪蟹在同种内存在着形态差异,对该物种的鉴定不仅仅要参考形态学指标,还要根据16S rDNA 序列分析才能准确断定。

广东南海溪蟹

比如1997年,我国的生物学家在广东和平发现了两种南海溪蟹,分别命名为和平南海溪蟹平和南海溪蟹,当时专家们根据形态差异将其定为两个不同的种,后来经过16S rDNA序列分析表明这两个样本应该是同一物种,形态差异只不过是在不同环境下形成的适应性特征。

04 华溪蟹属 (模式种:Potamon davidi Rathbum 1904)

华溪蟹

我国有85种华溪蟹,基本都分布在长江流域附近,华溪蟹也是我国物种多样性最丰富的特有淡水蟹,占淡水蟹总数的27.3%。华溪蟹的传统分类依据是头胸甲、大螯以及G1末节两叶的结构。2016年,Shih等研究人员发现原先采用的华溪蟹物种分类方法存在着明显缺陷,比如匙指华溪蟹与凹指华溪蟹,虽然雄蟹的第一附肢符合给出的标准特征,但是这两种蟹的G1末节分别呈长方形和豆瓣状,与其他蟹类的圆柱形存在明显差异。

目前对华溪蟹的物种鉴定已经上升到线粒体基因和核基因的水平。目前修订的《中国动物志》对华溪蟹的分类还存在疏漏之处,急需采取更先进的鉴定技术进一步补充完善。

05 泽蟹属(模式种:Geothelphusa obtusipes stimpson 1858)

我国泽蟹属的蟹类有37种,占淡水蟹总种类总数的11.9%,物种数量仅次于华溪蟹属。泽蟹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台湾省,在国外也见于日本本岛及琉球群岛,主要种类是顿足泽蟹和韩式泽蟹。

关于韩式泽蟹,还有这样一个小故事。据报道,在德国慕尼黑的明兴国家动物收藏馆保存着两件来自于中国的韩式泽蟹标本,其中一只是Hans Sauter在1906年采集的,他将采集地点记为“Yentempo, China”,但经过查询Yentempo并不是大陆的地名,而是位于台湾的高雄市。后来经过鉴定,这种标本更像屏东泽蟹(而非韩式泽蟹)。

韩式泽蟹

另一件标本的标签记录的采集点是山东青岛,但是山东青岛地区仅产一种淡水溪蟹,也就是平原华溪蟹,因此推测应该是标签放置错误所致。根据目前的采样调查可以初步断定:在中国大陆地区并无韩式泽蟹分布

06 东方溪蟹属(模式种:Potamon smithianum Kemp,1923)

东方溪蟹体态臃肿,又叫胖溪蟹,我国有3种,广泛分布在云南、广西、四川等省份,泰国东北部、越南南部也有分布。

07 海南溪蟹属(模式种:东方海南溪蟹)

东方海南溪蟹与上面的东方溪蟹、南海溪蟹都不同,其头胸甲肿胀偏大,背部前后隆起,分区不明显。东方海南溪蟹的两只大鳌不对称,额后叶圆钝,微微隆起,喜欢栖息在溪流洞穴或山涧石块下。

08 中印溪蟹属(模式种:绒毛溪蟹Potamon villosum Yeo &Ng,1998)

中印溪蟹属分布在我国的西南边陲,与印度东北部接壤处分布较多,在缅甸,泰国,老挝等东南亚国家也有分布。

▲▲香庙中印溪蟹

▲▲香庙中印溪蟹

▲▲邓氏中印溪蟹

▲▲邓氏中印溪蟹

▲▲钦式中印溪蟹

▲▲钦式中印溪蟹

09 微溪蟹属(模式种:汕尾微溪蟹)

我国只有一种微溪蟹,即汕尾微溪蟹,分布于广东,是2014年才正式命名的新物种。

10 黔桂溪蟹属(模式种:无鞭黔桂溪蟹)

黔桂溪蟹

该属是2018年由南昌大学的科研团队命名的,关于该物种发现的文章发表在了《Biodiversity And Conservation 》上,具体名称为A new species of freshwater crab of the genus Qianguimon Huang,2018 from Guangxi, Southern China,感兴趣的朋友可自行查阅。

淡水蟹的饲养问题该如何解决?

淡水蟹中不乏具有特殊行为或体色的品种,可以当做观赏蟹来饲养。淡水蟹的饲养相对简单,主要分为以下几点:

  • 1.养殖器具与材料的准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淡水蟹与其生存环境具有高度的适应性。有的喜欢栖息在碎石粒中,有的喜欢隐藏在树皮落叶下,有的喜欢呆在长满青苔的巨石下,在饲养时要充分尊重淡水蟹原先的生存环境,尽量营造出类似的环境。

不同的蟹子适合不同的材料

比如饲养深水环境中的的豹点蟹,最好用是较深的鱼缸来饲养。如果是饲养新内溪蟹、南海溪蟹等生活在浅水中的蟹,水位控制就不宜过高,这样方便螃蟹换气,缸中最好加上石块、木桩、椰子壳等遮盖物。

  • 2.清洁的水质

山间溪流的水质大多清爽洁净,有的甚至可以直接饮用,因此大多数淡水蟹都喜欢清洁的水质。如果没有条件,也可以用自来水作为水源,但一定要将余氯清除后再开始放蟹饲养。

养殖一段时间后,如果水质变坏,则要及时更换补充新的水体。放入水中的石块、木桩等装饰物也要清洗干净,有条件的在消毒之后再放入缸中。此外,每隔一段时间要及时向水中补充钙质,以便淡水蟹顺利脱壳。

  • 3.淡水蟹尽量不要混养

蟹缸内的环境相对局促,淡水蟹的生活空间有限,再加上较强的领地意识与好斗的性格,因此绝大多数淡水蟹都不适合与其他种类的螃蟹混养,甚至有的螃蟹连同种都难以忍受。

错误示范

两蟹相斗,较小的螃蟹如果感受到威胁就会主动脱去附肢。发育未成熟的小蟹还有再重新长出附肢的机会,但需要消耗大量的能量作为代价,发育成熟的淡水蟹一旦失去附肢是不可能再长出的,这将大大影响其生存几率与观赏效果。因此淡水蟹尽量不要混养。

  • 4.想要观赏淡水蟹的摄食行为,可以尝试投喂不同的饵料

和鱼类一样,淡水蟹也是不折不扣的机会主义者,食草性的淡水蟹并不是严格的素食主义者,在有荤食的情况下也会主动捕食。南宁内溪蟹善于捕捉昆虫,南海溪蟹会抓小型鱼类,龙溪蟹喜欢吃藻类,但它们都不会拒绝有机碎屑和面包虫。因此如果你想观察到更多有趣的摄食行为,不妨尝试用红虫、面包屑、蚯蚓、蚱蜢、虾仁、丰年虫等不同的饵料进行投喂,或许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我国淡水溪蟹的地理分布与研究意义

目前的调研结果表明,我国24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均有淡水蟹类的分布,但仍然有大量的淡水蟹没有被发现(未发现种类预计占60%以上)。在我国,云南的淡水蟹种类数目最多,已报道的有16个属,共计50种,其次是广西,有13个属,共计37种,福建和江西分别有34种、33种。

从总体上来看,我国淡水蟹类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以南各省,而在长江以北的地区淡水蟹的物种数目及数量都很少。环境寒冷的地区,比如西藏、青海、新疆、宁夏、辽宁、黑龙江、内蒙古等,目前均未发现淡水蟹类的自然分布,这主要是因为淡水蟹更喜欢湿暖阴暗的溪流环境。

淡水蟹的生活环境隐蔽、栖息地高度碎片化,不易被发现。2017年,科研团队在贵州安龙县天坑里又发现了一种新的地狱溪蟹,同一年在广西凌云县与乐业县又发现了两个新种,分别是克拉克中国溪蟹大石围中国溪蟹。专家估计我国的淡水蟹类种类数目很有可能超过400种,未来在西南地区的地下溶洞、山涧溪流、以及人迹罕至的横断山区有望发现更多的淡水蟹新种甚至新属。

淡水蟹的发现对完善现有的甲壳动物分类系统有重要意义,部分淡水蟹也有一定的观赏价值与食用价值,有望开发成具有当地特色的人工养殖品种,因此淡水蟹在未来有着巨大的市场应用潜力。


以上内容参考了大量的文献资料,但疏漏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各位网友批评指正!#溪蟹# #水产品# #螃蟹# #我要上头条#

巴西龟冬天怎么养?

大中通宝真品图片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