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麻神仙鱼赏析网

了解台湾乌龙茶的必备知识

12-27

了解台湾乌龙茶的必备知识

1869年,台湾乌龙茶以“Formosa Tea”之名出口美国而闻名于世,也开启了台湾乌龙茶走向国际市场大放异彩的阶段。最近也有不少茶友发问,台湾的乌龙茶到底与大陆有没有关系呢?那么,我们今天就来普及一下台湾乌龙茶的一些知识。

1、台湾的茶树是原生的还是从大陆移植的?

台湾栽培茶树的发源,一般皆引用清末民初时连横(连战之祖父)所著《台湾通史》“嘉庆时,有柯朝者,归自福建,始以武夷之茶,植于鱼桀鱼坑(今台北县瑞芳地区),发育甚佳。既以茶子二斗播之,收成亦丰,遂相传植。”另,美国人乌克斯在其1935年完成的著作《茶叶全书》在西方世界颇有影响,他也印证了此说法。

因此,台湾的茶树品种和制茶技术,都是由福建传来。台湾当地虽也有野生茶树,但直到清康熙末年,人们仍未利用野生茶树采制茶叶,更遑论有规模的茶叶制造与销售了。

日治台湾时期,殖民政府着力于台湾红茶的发展并盛极一时。光复后,尽管应市场的需求产制绿茶,但最终回归乌龙茶的时代,并通过创新茶饮吸引了岛内和大陆的民众。

台湾最早的茶园在台湾北部,并且沿淡水河及其支流而发展,涵盖了今天的台北县、桃园县、宜兰县、新竹县和苗栗县。所制茶叶品种与福建武夷岩茶属同一类。但大陆向台湾输入茶种及制法,并不限于台北。

另三处分别为:南投县的冻顶乌龙茶,其技艺源自闽南乌龙,以半球形茶见长;台北木栅樟湖山的木栅铁观音,源自福建安溪铁观音;屏东县满族乡的港口茶,推测其技艺源自浙江安徽一带之眉茶。

2、台湾茶业发展简史

台湾茶业的发展,始于福建的乌龙茶引种到台湾北部种植后才逐渐兴盛起来。当时台湾北部为一片未开垦处女之地,由此沿淡水河上游及其支流大、新店、基隆三溪之丘陵地带广植茶树,而农民多以制茶为副业。

1796-1820年,柯朝氏自福建武夷山引入茶种,种植于节鱼坑(今台北县瑞芳地区),相传为台湾北部植茶之始。

1855年,林凤池氏自福建引入青心乌龙种茶苗,种植于冻顶山,相传为冻顶乌龙茶之起源。

1866年,英国人杜德(John Dodd)设立宝顺洋行,在厦门人李春生的协助下收购台茶及推广种植,1867年运销澳门成功,1868年设立精制厂,1869年首开台茶直销美国,并创台茶与福州茶之区格。从此,台湾乌龙声名远播。

1885年起,时任台湾巡抚刘铭传大力推广茶业,茶区由台湾北部向南扩展,外销鼎盛。

1895年日本占领台湾,开始长达50年的日据时代。台湾包种茶获得大力的发展。

1949年后,在乌龙茶外销的基础上,台湾又发展了炒青绿茶、蒸青绿茶的外销。于70年代销量达到顶峰。

1964年至1967年间,政府除了辅导茶园更新机械及采摘技术以外,同时也研究碎型红茶的制造技术,建立本省碎型红茶的国际市场,同时辅导东部花莲及台东红茶的开辟。

1968年台湾省政府为了精简机构,划一事权,合并有关茶业技术研究单位,成立了台湾省茶业改良场。

3、台湾的乌龙茶主要有哪几种?

根据发酵程度的不同,乌龙茶通常可分为轻度发酵茶(约10%—25%)、中度发酵茶(约25%—50%)和重度发酵茶(约50%—70%)。同样,台湾乌龙茶也可以这样划分:

轻度发酵乌龙茶:

轻度发酵乌龙茶以文山包种茶为代表。文山包种茶发酵程度在乌龙茶中为最轻,约8%-10%。焙火亦轻,比较起来更接近绿茶,在乌龙茶中别树一帜。

中度发酵乌龙茶:

传统工艺生产的“浓香型”乌龙茶的发酵程度一般较重,属于中度发酵。主要代表有:台式乌龙、冻顶乌龙、高山乌龙 - 发酵程度15%-25%。

重度发酵乌龙茶:

重度发酵的乌龙茶,非白毫乌龙茶莫属。白毫乌龙也叫东方美人,是台湾独有的名茶,是乌龙茶中发酵程度最重的茶品,一般的发酵度为60%.

重要的产地与对应的名茶;

台北县 - 文山包种茶 - 4月至11月,年收四季。
台北市 - 木栅铁观音 - 4月至11月,年收四季。
桃园县、新竹县、苗栗县、台北县 - 白毫乌龙 - 6月初,芒种前后,年收一季。
台中县 - 梨山茶 - 5月底至10月上旬,年收二至三季。
南投县/鹿谷乡 - 冻顶乌龙茶 - 4月初至11月中旬,年收五季。
南投县/仁爱乡 - 高山乌龙茶 - 4月下旬至11月一旬,年收四季。
嘉义县 - 阿里山乌龙 - 4月至11月,年收四季。

本文来源:图文来自茶书院,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如有侵犯到您的权益,请留言告知删除。

魏碑体的写法

木刻版画图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