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麻神仙鱼赏析网

北京考古之旅:笔耕砚田的探索

09-14

北京考古之旅:笔耕砚田的探索

北朝的骆驼水注

唐代的箕形陶砚

金代暖砚

作为中国传统的书写工具,文房四宝笔墨纸砚对传播中华文明、发展中华文化贡献良多。笔耕砚田,四宝中,砚位居末席。其它三宝均是有机物,不易留存,而砚质地坚实,能传之百代,故在北京考古中,有不少古砚的发现。

砚亦称为研,汉末刘熙《释名》曰:“砚者,研也,可研墨使和濡也。”许慎《说文解字》载“砚,石滑也”,说明砚是研墨的工具。山顶洞人的骨骼周围就发现了赤铁矿粉末,表明早在旧石器时代晚期,人类已能用研磨的方式对赤铁矿石进行加工。

北京迄今所知最早的砚是通州出土的东汉盘龙砚。这枚石砚雕刻风格浑朴,造型生动,上部为盘龙状提手,内部凹空,存放研磨器,下部为圆形三足式砚石,直径16厘米、高14厘米。东汉更多的是造型简单的方形平板砚石,例如通州出土的另一件砚石,长11.2厘米、宽5.5厘米、厚0.6厘米。这一时期的砚还没有砚池。

研墨需要水,也就配套产生了注水的工具。水注,是一种把水滴进砚台的器皿,通常用玉、石、陶、瓷等制成,又称砚滴、水滴,与砚台相得益彰。它在不断发展中,除了本身的实用功能之外,还被赋予了艺术性,例如北朝的骆驼水注,造型奇特,兼具实用与艺术性,骆驼的形象又喻示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互鉴。

唐时砚的质地和样式都发生了较大变化,盛行箕式样式,尤其是弧形首的设计使得墨汁很容易聚在一起,方便使用。材质也由石质扩展到陶质、瓷质等。石砚坚固耐用,发墨效果好;陶砚轻便,便于携带。延庆出土的唐代箕形陶砚呈斜坡状,前低后高,砚斗着地,砚尾有砚足,砚堂宽大,长9厘米、宽6厘米,这种“风”字形的形状也为后世长期效仿。

到了辽代,“修文物,彬彬不异于中华”。名砚石相继出现,如广东的端砚、山东的红丝砚、甘肃的洮砚等。西晋张华《博物志》记:“天下名砚四十有一,以青州红丝石为第一。”这些砚材坚实、细腻,并有各种纹理。

通州五品宣威将军石宗璧墓中发现的风字砚,砂胎模制,陶质坚硬,前端高,作花瓣形,上面刻有云纹两朵缀梅花纹,长20厘米、宽14厘米。

古人写字时砚台注水磨墨,再用毛笔蘸着写,而北方的冬天天寒地冻,磨好的墨一会儿就会结冰,有时笔墨都会冻在一起,没法写字。这时有人就琢磨把砚台放在炉子上,这样就不会结冰了。这样还是有些不方便,唐朝的时候就有了结构紧凑的暖砚,可以有效防止冬季墨汁冰冻。暖砚下面有一个底座,可以用热水或炭火加热保温。早期的暖砚造价较高,属于奢侈品,直到清朝中期紫砂暖砚出现,才大量普及。

元代的白釉鼓式砚,整体为圆鼓式,饱满圆润,粗犷自然,雅致而不失古朴,腰饰一周乳钉纹,周边深凹成圆形渠,可贮水,便于磨墨点砚。

元代后英房遗址主院出土了紫端石砚一方,长22.7厘米、宽17.5厘米、高3.7厘米,风字形。砚前部有两足,砚池向后倾斜,砚面有明显的墨痕,石质细润。砚背面阴刻铭文五行,字有残缺,文曰:“此瑯琊紫金石所不易得,墨在诸石永,皆以为端。”下面落款为“元章”。

元章是宋代大书法家米芾的字。他爱砚达到了颠狂的地步,曾撰写《砚史》一书。相传他做书学博士的时候,有一天,宋神宗与蔡京在艮岳这个地方谈论书法,宋神宗召米芾来,令他“书一大屏”,并指定要用御案上的端砚。米芾接过文房四宝,一挥而就,字字如珠玑,获得满堂喝彩。米芾趁机捧着端砚,跪着对宋神宗请求说:“皇上,这砚您已经赐给臣用过了,现在不能够忍受再进御还给皇上吧……”宋神宗听后哈哈大笑,随后便将这方珍贵的端砚作为奖赏赐给了米芾。米芾捧着端砚,高兴万分,手舞足蹈,“余墨沾渍袍袖”也在所不惜。宋神宗见状,对蔡京说:“颠名不虚得也。”米芾的“颠态”显出他对端砚的钟爱之情。

到了明清时期,四大名砚端、歙、洮、红丝(后澄泥代替了红丝)名扬天下,文人墨客爱不释手。明代的方形瓷砚,墨池为马蹄形。到了清代又有所不同,通州出土的清代石砚,长方体,一侧有椭圆形八瓣墨池,另一侧刻长方形凹弦纹,通体磨平,长16.8厘米、宽8厘米、厚2厘米、墨池深0.9厘米。

砚集雕刻、书法、绘画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为一体,兼具实用性与观赏性,是中国文具的代表。

(作者单位:北京市考古研究院 郭京宁)

(原笔耕砚田)

来源:北京日报

流程编辑:U031

版权声明:文本版权归京报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改编。

暴力黄水晶的功效与作用

比格犬多少钱一只幼犬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