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端新闻记者 黄亚芳
11月29日晚,“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申遗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信阳毛尖茶制作技艺作为重要组成部分参与了本次申报。
“中国茶,世界香。作为信阳毛尖绿茶制作技艺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我感到非常自豪!”71岁的周祖宏听到这一消息后兴奋不已。
在接受顶端新闻专访时,周祖宏表示,这次申遗成功让他对信阳毛尖传统炒制技艺更有信心 ,同时也激励他把这个手艺经传承下去,通过有温度的双手,用最大努力让信阳毛尖制茶技艺世代传承。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周祖宏
出身“茶师”世家,练就一手炒茶绝活
来自信阳市黑龙潭村的周祖宏,自幼随父亲周继明耳濡目染采茶、种茶、制茶技艺。17岁那年,他正式跟随父辈们一起学炒茶。“那时候他们都说我年轻,没有体力,我偏偏不服气,人家下班后我还在茶房里观摩师傅们的手法。”
有些师傅在传授时还有所保留,他就靠自己花时间细心摸索,渐渐地,周祖宏发现自己也能将茶叶做得“细、圆、光、直”,也能像别人一样半小时做好六锅茶叶。
当时,100多亩的茶山是整个村子生存的活计。除了和乡亲们在四十多度高温的茶房里一天到晚地炒茶叶,卖茶叶也是问题。“村子里的路都是潭沟羊肠小道,我们需要挑着扁担下山找销路。直到1980年,大山里修了土坯路,茶乡迎来了新希望!”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黑龙潭村开始实行“分田到户”,茶乡人也开始富裕起来。那时的周祖宏年轻有干劲,他立志把信阳的茶炒制得更好,传播得更远。
周祖宏凭着一手炒茶绝活做出了色香味俱佳的“信阳毛尖”,荣获了一系列荣誉。2018年当选为“绿茶制作技艺(信阳毛尖茶制作技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为了让传统手工制茶工艺得到传承,他把手艺传给了自己的女儿、女婿、外孙,还收了不少徒弟。
△周祖宏与孙女肖珺景
做茶如做人,用双手做出有温度的好茶
谈起炒茶的秘诀,周祖宏总结道:“杀青要到位,擀条要均匀,理条靠手感,火候是关键。”然而,要想真正炒好一杯茶,还需要不断地实践练习。
“做出来一杯好茶不容易,需要的是几十年的爱茶敬茶之心和经验。先学做人,再学做茶,做好心人,做良心茶,这是我对徒弟的要求。”周祖宏说。
1999年,为了茶叶产量的提升,信阳制茶开始走入机械化时代,周祖宏亲自前往生产一线参与研究工作。他告诉顶端新闻记者,机器炒茶是根据手工制茶的工序演变而来的,看到大规模器械投入生产,信阳茶叶产能的提升,他倍感欣慰。
不过,在盛行机器炒茶的年代,周祖宏依然在坚持手工制茶。“‘两个巴掌做出来的东西,有些科技还是无法取代的’,手工炒制的不仅茶香高、味浓、滋味好,也融入了我们做茶人对茶的喜爱,能够通过双手感知茶的变化,及时在炒制的时候调整,这就是我们要传承下去的超值技艺与诀窍。”
谈到传统技艺传承人的培养,周祖宏表示,每年信阳市举行的茶文化节,他都会去参加炒茶大赛,经常遇见自己的徒弟们。除了春季炒茶之外,他还联合信阳农林学院茶学院、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等高校,手把手教爱茶并愿意学习传统炒制技艺的学生,让更多青年人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周祖宏向学生“手把手”传授经验
手艺要传承“精”,让信阳毛尖香飘世界
谈及对信阳毛尖传统制茶技艺传承与发展的建议,周祖宏表示:在技能上,要形成信阳毛尖传统制茶技艺的规范,通过实践让学徒感知温度,以及茶叶触感变化带来的差异,在制茶时及时调整,不断提升;在形式上,可以采取信阳毛尖传统制茶工艺与茶艺的结合,满足更多的表现形式和应用场景,通过信阳毛尖传统制茶工艺进校园、进社区、参与民间比赛的方式积极促进;在传播上,可以通过线上进行技艺传授的视频或者图文的描述,让大家通过视频自我学习探索,这也是一种传承。
周祖宏的外孙女肖珺景(顶端号:肖珺景)是周氏炒茶家族的第六代传人,通过电商让家乡的茶叶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并已入驻顶端传播茶文化。
她告诉顶端新闻记者,非遗传承人的精神就是追求极致的匠人精神,“我姥爷还有爸妈都十分喜欢做茶,他们一开始也没想过做茶可以成功申遗,他们是源自内心的热爱和钻研,在一遍又一遍的研制中将这项技艺做得更好。”
此次申遗成功令周祖宏备受鼓舞,“这意味着中国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全世界都承认的事实,同时也意味着世界对中国茶的热爱!我对信阳毛尖传统炒制技艺更有信心了 ,也激励我把手艺要传承‘精’,让信阳毛尖香飘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