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佛一夜之间,很多小学生都开始了一项新的娱乐活动:盘手串。在网络上,有明星晒出自家孩子盘手串的画面,不少家长纷纷回复“家有同款”,甚至有网友表示“班里同学人手一串”……一时间,小学生盘手串成为热议话题。
对此,有人惊呼:怎么做到这么“统一”的?也有人疑惑:盘手串不是“油腻中年”的标志吗?怎么就成了小学生的爱好?甚至有人担忧,成年人的这种习惯,会让孩子也变得“油腻”“佛系”。
不得不说,有的时候,孩子们还没搞清楚状况,家长的思维已经绕着地球跑了好几圈。其实,盘手串也只是游戏的一种而已。孩子爱玩,这是天性。在集体中生活的孩子,特别容易受周围同伴的影响。一个班或一所学校,往往会在某一段时间流行某一种游戏。这时,如果有少数同学不参与,往往就会觉得跟其他同学没了共同语言。但过了一段时间,这种流行就会慢慢偃旗息鼓,逐渐被另一种游戏所取代。
即使我们这代人,也感受过这种“校园流行风”。从搜集某种方便面中的卡片、集糖纸,到转笔、玩指尖陀螺、买盲盒……一波又一波的游戏在不同时代的校园里风靡一时。问问校门口的小店就知道,他们摆在店门口的商品绝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根据当前“流行趋势”不断变化的。现在的网络平台上,还能搜到高达数千元的“比赛专用转笔”,就是因为转笔一度流行到组织转笔大赛的程度,让很多人趋之若鹜。
只不过,在没有互联网的时代,这样的流行很少被媒体关注并进行讨论,也就没有人忧心忡忡地担心其产生“不良影响”。而网络的发达给了信息流通以极大的便利,让绝大多数人都获得了发表观点的渠道。这时,人们对一件事物往往会讨论得太多,以至于过度赋予其意义,脱离了其本质。
毋庸讳言,现在的孩子也有压力,需要有释放的渠道。而手串价格不贵,盘手串的动作看一眼就会,几乎没有门槛。因此,小学生们通过盘手串来解压,也以此获得同学之间的共同话题,完全可以理解。他们可能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油腻”“佛系”,只是单纯地觉得手串很漂亮,或者同学都在玩,就拿起来盘一盘而已。
此外,从网络舆论来看,似乎全国小学生都在盘手串已经“实锤”了。但真的是这样吗?实际上,笔者作为一名小学生家长,就从没听说孩子的班里有盘手串的现象。询问了周围的朋友之后也发现,同一个学校,有的班级确实流行盘手串,但也有的班级根本没人玩。所以,小学生盘手串现象确实存在,但绝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整齐统一”。
这个事实并不表示网上那些家长说了假话,也不难理解。传播学上有“沉默的螺旋”理论,即当舆论场上某一种观点或看法受欢迎时,那些赞同的人就会大声说出来,而意见的另一方则往往选择沉默。放到当下的场景中,那些看到小学生盘手串的人会兴奋地互相应和,而没看到的人则觉得自己是少数派,默默地点了网页右上角的叉。于是,舆论场上就只剩下“小学生流行盘手串”一种声音,不盘手串的小学生仿佛不存在。
所以,遇到这类“火爆话题”,大家要有保持冷静的勇气。关注一下,完全可以;忧心忡忡,就大可不必了。盘手串是孩子用来解压的,成年人就不要将其转化为压力,担心“油腻”,担心“佛系”,反过来为难自己和孩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