鹦鹉螺,(学名:Nautiloidea)是海洋软体动物,被古生物学家称为无脊椎动物中的“拉蒂曼鱼”,(拉蒂曼鱼是登上陆地的脊椎动物的祖先,1.2亿年前已经灭绝),是见证地球生命进化的“活化石”,在古生物领域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从遥远的奥陶纪、白垩纪、新生代一直到现代,鹦鹉螺种群经历了数亿年的沧海桑田而繁衍生息,但它们的形态和习性却几乎没有变化。
鹦鹉螺在古生代几乎遍布全球,经过亿万年的进化和沧海变迁,远古鹦鹉螺类动物中的大部分都已灭绝,只有现生的1科6种卷壳鹦鹉螺,顽强地生存下来。但都是暖水性动物,分布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暖水区域我国台湾、海南岛和南海诸岛均有发现。分布水层为表层至600米水深,最适水层150~300米,寿命可达20年。
鹦鹉螺的贝壳很美丽,构造也颇具特色,这种石灰质的外壳大而厚,左右对称,沿一个平面作背腹旋转,呈螺旋形。贝壳外表光滑,灰白色,后方间杂着许多橙红色的波纹状,生长纹从壳的脐部辐射而出,平滑细密,多为红褐色。整个螺旋形外壳光滑如圆盘状,形似鹦鹉嘴,故此得名“鹦鹉螺”。
绝大部分的螺,是属于腹足纲的软体动物。而鹦鹉螺却属于头足纲,与现代章鱼和乌贼是亲戚,它们的大脑十分发达,接近脊椎动物的水平,其体内的循环系统和神经系统也很发达,但不同的是,它们的眼睛构造相对简单,体内也没有墨囊;而且,它们的心脏、卵巢、胃等器官生长在靠近螺壁的地方,被外壳保护得很好。
鹦鹉螺头部的构造也同乌贼十分相近,口的周围和头的前缘两侧生有许多触手,但触手上面没有乌贼所具有的吸盘。
雄性有60个触手,雌性有90个触手,雄性和雌性触手的腹面都生有像帽子一样的结构,是由两个触手结合在一起形成的,变得十分肥厚,当鹦鹉螺将身体缩到壳里的时候,就用它们封闭壳口,这同腹足类动物壳口圆片状的厣相似,能起保护身体的作用。
鹦鹉螺的其他触手也有分工,有的伸展迅速,用于警戒,有的只用于摄食。在摄食的时候,使多数触手向四周展开,将猎物包裹起来,然后吞食。在休息或只游动而不取食的时候,它的大部分触手都缩进壳里,只留1-2个触手在外面,进行警戒或行动。此外,它的触手还可以抵贴岩石,固定身体的位置。
鹦鹉螺基本上属于底栖动物,平时多在100米的深水底层用腕部缓慢地匍匐而行。也可以利用腕部的分泌物附着在岩石或珊瑚礁上。鹦鹉螺活动相当频繁,一年可移动150千米。经常晚上游至浅水区,白天返回深水区。
尽管鹦鹉螺外表美丽,其实并不温柔,它们绝非善类,而是地地道道的肉食性动物,主要以十足类甲壳动物、海胆、小鱼和头足类为食,特别以小蟹为多。夜间,它们通常都很活跃,捕捉各种猎物,日间则在海洋底质上歇息,以触手握在底质岩石上。
在奥陶纪的海洋里,鹦鹉螺堪称顶级掠食者,其中最凶猛的代表性族群,当属海笔鹦鹉螺,也叫直壳鹦鹉螺,它们的壳并没有卷曲成螺旋形,而是笔直得如同剑形——其最长的个体可达11米,主要以三叶虫、海蝎子等为食。
在那个海洋无脊椎动物鼎盛的时代,它以庞大的体型、灵敏的嗅觉和锋利的嘴喙霸占着整个海洋,也是继奇虾之后的第二个世界霸主。但是在第一次物种大灭绝,以及后来温度和压力的变化之后,大部分鹦鹉螺族群因不适应生存环境而陆续灭绝,唯有一些小型的卷壳鹦鹉螺逃过劫难,生存了下来。
鹦鹉螺在国际上的学名为Nautiloidea,这个名字,据说源自拉丁文中的“水手”,因为鹦鹉螺死亡后,身躯软体会沉入海底,而外壳就“像水手一样永远漂泊在海面”。
其实,活体鹦鹉螺偶尔也会“漂泊”。在暴风雨过后,风平浪静的夜晚,鹦鹉螺会成群结队的飘浮在海面上,贝壳向上,壳口向下,头部及腕完全舒展,轻松自在地随波逐流,被水手们称为“优雅的漂浮者”。不过,一旦风起浪涌,它们很快会回到海底,所以很少有人能碰见活体鹦鹉螺,只有非常幸运的水手,才会偶尔一睹鹦鹉螺的美丽。而那些漂泊的鹦鹉螺壳,就更加稀罕了——幸运碰到的水手,会把它当做神物而珍重不已,他们认为这是慷慨的大海恩赐的护符,可以保护他们平安地回到遥远的故乡。
鹦鹉螺的外壳由许多腔室组成,内部大约分为36室,最末一室为躯体所居,即被称为“住室”,一般来说,这也是最大的一间壳室;而其他各室充满气体,均称为“气室”,它们的主要作用就是调节外壳内部水和气体的含量。腔室之间有隔膜,室管穿过隔膜将各腔室连在一起,水流和气体通过室管排向壳外。这样,它们便能随意地控制自身浮力,可以缓慢上浮或下潜,在水压突然变化时,比如从深海被打捞上岸时,它们也可以通过气室调节自身内外压力。
它决定了鹦鹉螺的沉浮,这也正是开启潜艇构想的钥匙,世界上第一艘蓄电池潜艇和第一艘核潜艇因此被命名为“鹦鹉螺号”。
不仅如此,鹦鹉螺还因为独特的前进方式,而被称为“汪洋中的喷射推进器”,同样被海洋生物学家所推崇。在鹦鹉螺所有触手的下方,有一个类似鼓风机的漏斗状结构,从外套膜进入螺壳的水流到达这里之后,鹦鹉螺便通过肌肉收缩而向外喷射排水,产生推动力,推动鹦鹉螺的身体向后移动。
鹦鹉螺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也是《华盛顿公约》I类保育动物。虽然鹦鹉螺和大熊猫一样稀有,但是许多人却并不知道。
自古,鹦鹉螺就以它令人炫目的美丽让人发出由衷的赞美。出土于东晋南京王兴之夫妇墓的鹦鹉杯以海里稀有贝类动物鹦鹉螺壳为杯身,壳外用铜边镶扣,两侧装有铜质双耳,螺内自然形成的水车轮片状可以储存酒,构思精巧,造型独特,是目前为止六朝考古中唯一的一件,堪称历代酒器珍品中的翘楚。鹦鹉螺杯在出土文物中罕见,但在古代诗文中并不罕见。李白的《襄阳歌》中就有“鸬(lú)鹚(cí )杓( sháo) 、鹦鹉杯,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的诗句。陆游的诗里也有“葡萄锦覆桐孙古,鹦鹉螺斟玉薤(xiè)香。”
当代的一些数学家,则被鹦鹉螺外壳所呈现的优美螺线所吸引,也发掘出了许多有趣的内容。鹦鹉螺外壳的螺旋形状,在数学上被称为“等角螺线”,是一种出现在自然界少数贝壳、动物或花朵(如向日葵的种子盘)上的规则图案,其中暗含了斐波拉契数列(即每一项都是前两项之和),而数列的每两项之间的比值,也无限接近黄金分割数(约0.618)。
鹦鹉螺现有的种类不多,但化石的种类多达2500种。这些在古生代高度繁荣的种群,构成了重要的地层指标。地质学家利用这些存在于不同地质年代的化石,可以研究与之相关的动物演化、能源矿产和环境变化,为利用自然,改造自然提供科学的数据。且鹦鹉螺属为古老的鹦鹉螺目(Nautiloidea)唯一的现存属,在古生物学十分重要,可藉以断定地层的年代。
市场上有许多利用鹦鹉螺外壳制作的工艺品,仿照其结构和原理设计制成的商品,如音响、软件、沙发、玩具、酒具、宾馆等,还有很多艺术家也从鹦鹉螺身上获得灵感,创作出绘画、雕塑、建筑等艺术品。
1952年9月,阿尔及利亚因主办第十九届国际地质大会,首次专门发行了一套纪念邮票,其中第一枚邮票上就是鹦鹉螺化石,此后,鹦鹉螺化石图片就频频见诸于邮票。
在如今的螺壳市场上,鹦鹉螺与万宝螺、唐冠螺、凤尾螺并称“世界四大名螺”。鹦鹉螺也真是当之无愧的“艺术品”,它的美丽花纹和独特的构造形态,加上传奇般的生存状态,的确是很好的收藏品。很多生物就是这样从自然界中销声匿迹,出现在人类的壁橱或者博物馆中静静的见证着生态的演变历史的变迁。
(图文资料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