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福州是茉莉花茶的发源地。
在过去,福州就是茉莉花田的海洋。
每到三伏天,茉莉花香最盛时,也是窨茶的好时节。
福州这边的窨花做法,只窨入花香。
窨制结束后,会将茶叶与茉莉花分离。
最终的成品里,见茶不见花,却留有浓郁花香。
但也有茶友质疑。
不对吧,茉莉花茶就是有茉莉花瓣的,他常年喝的某款茉莉花茶就是如此。
花比茶多,但风味也还不错。
既然如此,还是搬出相关标准吧。
茉莉花茶的国标里,有着白纸黑字的规定。
哪怕等级稍差一些的,干花含量也不能超过1.5%。
干花含量远超干茶的“茉莉花茶”,不建议购入。
毕竟,窨花结束后,干花内部的香气精华已尽数被干茶吸附。
继续保留在干茶里,反而会干扰成品风味。
《2》
今天的正题,不是聊茉莉花茶。
而是桂花红茶。
前段时间,浙江的茶农朋友给我们寄来一份茶。
据说是他亲自做的,将桂花瓣的香气,加入当地的龙井红茶。
做成独具秋天风味的“桂花红茶”。
现在泡来喝,特别应时应景。
寄茶过来前,还特意嘱咐。
这一小罐茶建议趁早及时喝,花香风味最好。
担心放久了,桂花本身的馥郁香气会飘散。
闻言,心里很是期待。
正式冲泡试喝前,先给新茶友们科普一个冷知识。
许多茶客或许有所不知,茉莉花茶不是绿茶。
而今天的主角“桂花红茶”,实则也不是红茶。
按照茶叶分类的划分标准,它们属于“再加工茶”。
再加工茶,即建立在茶叶成品、半成品基础上,再次加工得来。
乍一听,再加工茶这个名义或许会让大家陌生。
但平日的茶友们熟悉的花茶、紧压茶(包括饼茶和茶砖等),都归类于此。
茉莉花茶的茶坯选择,没有固定标准。
最常见的是用烘青绿茶为原料,加入茉莉鲜花窨制而成。
但圈内也有用白茶、红茶、黄茶加工花茶的做法。
此外,可以窨花的花材,也不局限在茉莉花。
玫瑰、栀子、桂花、菊花、玉兰花等,也可以加入茶叶内。
制成诸如桂花红茶、玫瑰红茶、菊花普洱等。
绿茶、白茶、红茶、黄茶等茶叶,是采用茶青鲜叶,再加上特定工艺制茶。
而各式花茶,采用茶叶成品/半成品为原料,窨入花香得来。
两者之间,拥有本质区别!
《3》
铺垫了这么多,桂花红茶是什么风味呢?
话不多说,先看干茶。
从罐内称重5克,放在茶则上备用。
红茶干茶与桂花瓣的比例,大约8:1。
放眼看去,黧黑色的红茶干茶占据主体。
金黄细碎的桂花瓣,零星点缀其中。
很明显,这款花茶没有经过“茶花分离”。
猜过去,桂花瓣的体积小,零零星星的。
若想从纤细的工夫红茶条索内分离,颇为耗费工夫,于是被保留下来。
准备泡茶前,按老规矩,先烫壶温杯。
温杯后,盖碗内留有余热,趁热投入干茶。
投茶后,按图中所示的闻干茶香姿势。
轻摇盖碗后,像打开贝壳那样,揭起一角,凑近去闻。
此时闻到的香气,十之八九是桂花香。
红茶自身的茶香,微弱极了,存在感不高。
从中恰好也反映出,“加料茶”与“原叶茶”区别。
不论任何茶,加料进入后(比如桂花、陈皮、红枣、冰糖、柠檬等),都难以闻准或喝准好茶的原味!
《4》
快速注入沸水,正式冲泡。
泡红茶,为了激发充足的茶香、茶味,用沸水冲泡更好。
只要茶叶自身品质过关,不含有过多苦涩滋味,没藏有酸涩变质气味,不必担心沸水冲泡会将好茶烫伤。
又或者,出现将红茶泡酸、泡浓、泡苦、泡涩的问题。
酸、涩、苦等负面茶味,归因在茶叶自身品质。
从头到尾,从始至终都与冲泡水温没有必然关联。
盖碗泡茶时,注水线有讲究。
注水少了,茶味易浓,得不到最佳茶味效果。
注水多了,水满则溢。
整个盖碗会变成“水漫金山”,不论怎么拿都是烫手的, 压根泡不了茶。
所以,注水时要提前瞄准合适的水位线。
以接近碗沿,但合盖后又不会溢出热水为宜。
往盖碗内注入时,由于桂花瓣体积小、自重轻、身量轻盈。
受到水的浮力影响,花瓣们大量浮起在汤面。
注水完毕后,合盖迅速倒出茶汤,并沥干汤水。
可以看出,头道茶汤的颜色,偏金黄。
彻底沥干盖碗内部的茶水后,稍稍静置。
通过透明的玻璃公道杯,直观可视汤色金黄偏深,整体尚且透。
清澈透亮,汤水当中没有杂质。
《5》
沥出茶汤,实现茶水分离后。
按试茶流程,这会需要赶紧趁热闻香。
趁热闻,前调茶香感受最是完整。
但揭开盖后,凑近去闻盖顶心,这会儿闻到的香气,依旧和干茶类似。
来自桂花瓣带来的花香,霸道极了,占据了盖香的主导地位。
而在印象当中,龙井红茶应有的花香、果香、甜香等多元风味,清一色退居二线。
需要再三闻香,才能隐约闻到茶香的影子。
这对内质丰沛、茶香精彩的好茶而言,无疑很鸡肋。
就好比你看一出戏,配角的戏份比主角还抢镜,岂不是很怪异?
另外,这里还存在这样的风险。
假设这款茶先天不足,品质有问题,茶叶本身闻起来气息驳杂,闻到发闷,酸味明显。
此时加了大量桂花去“遮味”,岂不是白白迷失了真相?
《6》
闻香过后,再来尝味。
用公道杯将茶汤分入细瓷杯内,有仪式感地品尝。
茶汤入口,汤水倒也顺滑。
将茶杯凑近的瞬间,能感受到缕缕香气正在从汤面飘扬而出。
还是桂花香!
桂花香的强劲气息,无处不在,连落水香中也是一马当先。
可惜的是,茶汤顺滑有余,醇厚不足。
整体汤感偏薄,欠缺了劲道感。
喝起来倒也不算难得,香柔风味为主。
不过,连喝两杯后,慢慢感受汤水回味。
喉咙里,没有感受到回甘生津。
相反,感受到了几分涩意。
不知这些涩感,是来自茶叶,还是来自干花?
总之,并不是特别美妙的感受。
《7》
按照总体评分,这泡桂花红茶只能勉强合格。
不算特别出色,不能打高分。
从喝茶选择看,这样的茶叶,仅仅算是有特色、有亮点。
十月将至,金秋时节,秋意渐浓。
那开在深秋的桂花香,再过不久,就要从北至南,依次绽放。
桂花的气息,最能体现秋天的味道。
只可惜,今天喝的桂花红茶,茶叶本身的滋味不出彩。
从喝茶经验看,加料茶只适合偶尔尝鲜。
日常喝茶,还是清饮不加料,简单喝茶叶原味为好!
空腹喝茶、深夜喝茶、喝浓茶、喝劣质茶,春节期间喝茶的四个禁忌
一喝茶就失眠,是平时喝茶量太少?还是泡茶时喝太浓?
喝茶二十多年,怎么连这些喝白茶常识,都不了解?
3个喝茶时常犯的错误,跟风喝茶不算啥,第3个才让人喝不懂茶叶
喝茶也有鄙视链?喝茶就喝老白茶,而且还是10年陈、20年陈的那种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