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麻神仙鱼赏析网

法门寺地宫惊现唐代限量版纪念币:玳瑁开元通宝的故事

05-06

法门寺地宫惊现唐代限量版纪念币:玳瑁开元通宝的故事

提及到我国的国宝文物,人们首先想到的是青铜器、瓷器、书画作品等传统的物件,古钱币则要次之。因为古代的钱币大多是铜制作而成,通行于民间数量巨大,在古墓中或者遗址中出土古代货币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然而有一次考古发现例外,这次发掘中发现的13枚古货币被文物专家视若珍宝,并称其为世界级的奇珍异宝,那么这些钱币到底有什么来头?今天一起来揭秘一下。

时间要回到1981年,这一年家住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城北十多公里的村民向上级考古研究所反映,村旁的千年古寺法门寺佛塔出现了裂缝。随后考古学家们来到现场,对古塔进行了适当的修葺,不过由于当时还有一些其他的原因,对塔的正式保护修缮工程一直拖到1987年4月。也正是这一次大规模的翻修,有了震惊考古界的大发现。

就在工程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时候,施工队员们居然在佛塔之下找到了一个神秘的洞口。洞口的是由一块白玉石制作而成,通往地宫的地上铺满了厚厚的铜钱,地宫的室内面积并不大只有30多平,却由踏步漫道、平台、甬道、前室、中室、后室几个部分组成,而且里面堆满了各种珍贵的文物,有各种金银器、玉器、瓷器、佛经、纺织品等。

尤其要提及的是,后来在地宫后室的密龛的铁函内发现了佛塔的最大主角,释迦牟尼佛真身指骨舍利,不过经过对地宫内文物的仔细清理,文物专家们发现除了佛骨舍利,还有一样东西也十分珍贵和神秘,那就是13枚唐代玳瑁开元通宝

在法门寺地宫入口处19阶甬道的地面上,居然覆盖着厚厚的一层铜钱,大大小小的开元通宝、乾元重宝、五铢、新莽大泉……27000多枚古钱币撒了一地。这俗称为“金钱铺地”,不过这些钱币基本都是由铜制作而成。应是当年地宫封闭前,虔诚的信徒供养的。

这些古钱币因年代久远,本身就是宝贵的文物。其中最珍贵的当属13枚唐代玳瑁开元通宝,藏于地宫后室一香炉中。法门寺地宫后室出土的八重宝函,是由唐懿宗供奉的,而装有13枚玳瑁币的香炉则紧挨着宝函,关系极为密切,与甬道上常见的流通货币拉开距离,体现其不凡的地位。法门寺佛塔共八棱十三级,而这地宫中玳瑁币也更好是13枚,与13层佛塔相呼应,二者是一种巧合还是存在着某种神秘的关系?

玳瑁,在古代珠宝排名中位同黄金,它是产于南海的一种龟壳,是古代皇室贵族制作珍贵装饰品的材料。汉代的著名乐府诗《孔雀东南飞》中就有“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的描写。地宫里发现的这13枚玳瑁开元通宝大小基本一致,直径2.75厘米,重2.3克,肉厚制作精巧,颜色黄中泛青,像玉却不透明,十分别致。玳瑁币应当属于纪念币,并不是社会上流通普通货币。

玳瑁也是密宗的七宝之一,《佛说陀罗尼集经》曰:“其七宝者:一金二银三珍珠四珊瑚五玳瑁六水晶七琉璃。”法门寺地宫中最珍贵的应当是佛指骨舍利。将玳瑁制成钱币应当是特意用来供养佛指舍利,以钱币供养的方式并非中国独有,其源头可以追溯到印度的“舍利瘗埋制度”。有专家认为,伴随舍利瘗埋的钱币,并非采用其世俗货币的意义或价值,而以钱币的金、银等质地,来取代“七宝”中的金或银。玳瑁材质钱币的出现,也应当属于此类。

古代民间老百姓多用铜质币,史料和以前的考古发掘中也出现过贵族使用的金币或者银币,金银钱一般用作贮藏、赏赐或者馈赠,唯独这玳瑁材质的货币,在文字史料中毫无记载,地宫内《衣物帐碑》也未见到记录,在考古史上更是首次出现,显然它出自贵族却不是用于赏赐或者馈赠。法门寺的玳瑁币出现在宝塔地宫内,而地宫又是专为供奉佛祖舍利而修建,这其中有没有什么具体的寓意?

由于玳瑁币无法用熔铸的方式铸造,这就意味着加工方式的改变。金、银开元通宝的铸造与铜钱开元通宝的铸造在方式上并无不同,只是版式更为精良,而玳瑁开元通宝是雕刻而成,每一枚都是单独制作,独一无二的“限量版”。可想而知,每一枚的心血和价值远远高于金、银质地的“开元通宝”,是一种珍贵的、具有礼仪性和观赏性的象征性钱币。13枚玳瑁开元通宝中,有一枚背面刻有莲花纹,更明确了其供养的专属职能。

法门寺出土的13枚玳瑁币是考古界的重大发现,是我国从未见过的货币品类,亦是目前世界上发现最早的、绝无仅有的玳瑁币。关于法门寺玳瑁币的来头还有很多未解的谜团。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这种神奇的古币,堪称我国历史上最特别的古货币之一,这不仅是因为它们在世界范围内都非常罕见,是绝无仅有的奇珍异宝,更因为承载了很多现代人至今都没搞清楚的历史文化信息。

文章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玩核桃价格为什么相差那么大

和田墨玉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