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闲之时,最宜品赏古董雅玩,可谓愈品越得韵味,那么,何物可堪大任,寿山石是也。
今个便来细细说道这寿山石。
寿山石,产于福建福州市郊寿山,因而得名,位四大名石之列(青田石、昌化石与巴林石)。其石质澄澈细腻,色彩斑斓,变化万千,其中以各种透明或半透明的冻石品质为高。
它易于雕琢,是雕刻和治印的理想用材之一。其品种丰富,达百数十种之多。
依照矿脉走向,可分为高山、旗山以及月洋三系。而根据出产地点来划分,则有出自山头的山坑石、出自水涧的水坑石以及出自水田的田坑石三大类。
在众多种类中,有一类格外出彩,名曰“田黄石”,堪为寿山石中的极品。
具有“细、腻、温、润、凝、结”六德,数百年来被世人誉为“石中之王”,曾为清朝祭天专用的国石。
千百年来,多少人沉醉于寿山石之美,不少文人墨客纷纷提笔,写诗作词歌颂之。
早在宋朝时期,便出现了第一首吟诵寿山石的诗,“石为文多招斧凿,寺因野烧转莹煌。世间荣辱不足较,日暮天寒山路长”。
清代诗人朱彝尊在《寿山石歌》中则写下了,“剖之斑璘具五色,他山之石皆卑凡”,类似这样赞颂寿山石的诗还有许多,可见古人对寿山石的喜爱程度。
因为喜爱,所以便有了赞颂的诗文;因为喜爱,故而有了赏玩的寿山石器物。
一件精美的寿山石器,少不了匠人的细细雕琢,经千百年的积累与创新,形成了圆雕、镂雕、钮雕、高浮雕、浅浮雕、篆刻以及链雕等丰富多彩的工艺技法。
其雕刻题材广泛,人物、动物、山水、瑞兽、博古等均有所涉及。
寿山石雕始于南北朝时期,福州南朝墓葬中曾多次出土过寿山石小猪,可证当时寿山石雕已然作为殉葬品出现。
唐朝时期,佛学的兴盛间接地推动了寿山石雕的发展。寿山地区寺院遍布,一众僧侣就地取材,以寿山石为材,雕琢出佛像、香炉、烛台等用具。
这些用具除供寺院使用之外,亦会赠予四方香客,这无疑大大促进了寿山石雕的发展与传播。
宋朝时期,寿山石开始了大规模有组织的开采,寿山石雕技艺也随之迅速发展,并逐渐形成独特的地方风格。
雕刻艺术也逐渐由宗教趣味,扩大至世俗化的生活情趣,如各类人物俑的涌现(包括文武俑、侍俑、男女俑等),这些人物俑大多形象鲜活,细节之处如衣衫特征等刻画细腻,充满了市井气。
发展至元代,逐渐产生了寿山石印章文化。
元人王冕首创以花乳石为印章材料,打破了历代沿用金银铜玉作为印材的传统,开辟了石质印的历史。自此,石质印开始广为流行并迅速发展,而“寿山石”正是“花乳石”中的一种。
明朝时期,伴随着“无不人人斯籀、家家秦汉”掀起的层层印章热浪,寿山石雕随之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时期。
此时期福州寿山石制印技术,不但继承了古老的玉雕工艺传统和福建当地的石雕、木雕技法,而且汲取了中原的秦砖汉瓦浮雕艺术,逐步形成了寿山石印章雕刻工艺中“薄意”技法的雏形一一浅浮雕。
现存最早的寿山石印便是来自此时期的《皇帝之宝》。
据载,明代皇帝曾经大量使用寿山石刻制“御用宝玺”,故而北京故宫博物院内仍珍藏有部分明代皇帝御用寿山石印玺,这些印章的印式和钮雕大多具有鲜明的明代皇家宫廷特点。
明代经营寿山石雕的商业也逐渐繁荣,在寿山村已经有寿山石货栈,前村售图章石,后村售砚石。
及至清朝时期,寿山石雕刻进入了繁荣昌盛时期。
清高兆在《观石录》中记载,“丁巳康熙十六年后,大开山,日役民一二百人。环山二十里,丘陇亩亩,皆变易处。”足见当时开采寿山石的规模和声势。
此时期,寿山石雕刻名家辈出,尤其是康熙年间。如福州便有两名印钮雕刻大家,杨玉璇与周尚均,其寿山石雕艺术冠绝一时,后者的钮章尤为精巧,被称为“尚均钮”。
此外,雕刻工艺分为东门派与西门派。西门派为潘玉茂所开创,以寿山石制印为主;东门派则为林谦培所开创,以人物造像为主。
清朝时期寿山石雕的蓬勃发展亦离不开历代皇帝的推崇,比如雍正皇帝所用过的200方左右的印章中,其中有160余方为寿山石所制。
无独有偶,乾隆皇帝拥有寿山石章609枚,当时王公大臣几乎人人都有寿山石的名章、官章活闲章,可见寿山石章的不凡地位。
到了近代,人们对寿山石器的热爱有增不减,收藏与鉴赏热潮逐渐高涨,如1997年就曾发行过寿山石主题的邮票。
至此,便可了然寿山石器历史之悠久,正如一坛老酒,越是久远香味越是浓酽,如此珍玩,置于居室之中,方经得起细察慢赏。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