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自然界演化到现在,还会有透明鱼存在呢?
“漂亮呢!看起来很可爱的样子,什么鱼?”
“月鱼幼崽?”
“连鱼鳃,内脏都没有,塑料鱼,假的!”
“这是玻璃拉拉~”
“这是刺尾鱼的幼体好吧!”
“貌似很好吃的样子哦,鱼肉是什么感觉?”
最近朋友圈中被刷爆的这条萌萌哒的透明鱼引发了很多人的关注。它,画着蓝色神秘的“眼影”,用玻璃状的身体勾起了无数网友的好奇心。这条三根手指宽、透过鱼身可以清楚看到自己手指的透明小鱼到底是什么鱼?只见它果冻状的身体包裹一条连脊椎骨都能数得清的纤细脊柱,透明纯净的样子让人心生爱怜,亲一口都怕把它给亲化了。
小编拿着照片在朋友圈中询问了一圈,有一微信好友回答这条鱼应该是刺尾鱼科刺尾鱼属的。那他是从什么方面来分辨这条鱼的呢?怀着好奇之心,小编向他虚心请教。这位朋友表示,其实他对淡水鱼比较感兴趣,对于大多数的淡水鱼以及观赏鱼都认识。所以,从体型方面知道它不是玻璃猫、玻璃拉拉或者灯鱼等中的某一种。这条鱼具备大部分鲈形目鱼具有两个背鳍,分为棘刺和鳍条的特点,故猜测它是鲈形目的鱼。刺尾鱼在幼体时期有一鱼体透明阶段,且体型为卵圆形或者椭圆形,这条鱼刚好符合。当然,可以确定的一点是,它是热带鱼,因为热带鱼的体型体色变化大,特别是珊瑚上生活的鱼。如果这条鱼不是成鱼(像玻璃拉拉等一直保持鱼体透明),则可能是幼体阶段透明而长大以后变为另一种形态另一种颜色。
最后,小编还是在网上找到了一些关于它的资料。
原来,这神秘的“玻璃鱼”曾2014年在国外杂志Sport Fishing Magazine上被报道,当时相关专家给出了两种猜测:第一种猜测是月亮鱼(鲹科)的幼体;第二个猜测是刺尾鱼(刺尾鱼科)的幼体。后经过多方考证,基本上确定其为刺尾鱼科中的某一种。虽然很多刺尾鱼的幼体都很小,就像一连串带着眼睛的鼻涕一样,但热带鱼研究专家H.J.Walker还是认为它是一种从未见过的最大型的刺尾鱼幼体。该鱼是生活在海底的珊瑚或岩石上,抓到的这一条鱼应该是心斑刺尾鱼或者是白面刺尾鱼,两者都生活在热带海域,属于热带鱼。
2016年6月在日本也报道过这条鱼,而大家的猜测也是可能为刺尾鱼的某一种。但刺尾鱼科里没有这么透明的种类,故猜测可能是变异种。
这条游到欧美又游到日本的半透明鱼带着大家的疑惑“游”走了,到底是不是刺尾鱼科刺尾鱼属的现在还是不能确定。如果下次有机会再见到,小编一定把握住机会请它留下。
查了一圈资料,顺手也搜集了一大波萌萌哒刺尾鱼幼鱼图片,一起大饱眼福吧:
该图片为网友“6041”于2015年在印尼四王岛潜水时拍摄的照片,当地潜导称为玻璃鱼。潜水和水下摄影界内知名人士孟庆然认为该鱼从外形特征看像是刺尾鱼科中某种鱼的幼体
然而,为什么自然界演化到现在,还会有透明鱼存在呢?小编搜集了一些答案,供大家参考,原来深海底没有阳光,动物也就无需体色来伪装自己,又或者鱼体透明就是最好的伪装;海中没有阳光,而鱼本身会发光(含有荧光物质),透明或许是为了减少对光的吸收。当然,有的鱼是终身都保持透明或半透明现象,有的则是通过生长改变了最初的模样。有资料显示,刺尾鱼在发育过程有透明幼体阶段,随着生长,体形或体色变化极大。
某刺尾鲷幼体生长过程变化图: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世界这么大,来看看还有哪些透明的神奇的鱼儿,让你感叹海洋世界的神秘
大鳍后肛鱼是一种比较有特色的深海鱼类,它的眼睛固定在前方,虽然能够较好的收集光线,但是意味着只能向前看。本身具有的大鱼鳍能让它们在距离水面600至800米(2000至2600英尺)深的水里保持不动。
玻璃鳗是鳗鲡柳叶体从远洋漂流至近海后转化成身体细长、透明的仔鱼,中国大陆俗称白仔鳗苗,中国台湾俗称鳗线
全身透明和生长在嘴部的两根长长的状若猫须的触须而被称为玻璃猫鱼。如果不仔细观察,只能看到一副鱼类骨骼在游动,因而也被称为“幽灵鱼”。有养殖经验的人会发现,只要注意一些问题,玻璃猫鱼很容易饲养
玻璃鱼鱼身透明,在市场上商家采用激光的手段将颜色打到鱼体上,因而产生了许多不同颜色的玻璃鱼。然而这种着色并不能持久,也会影响到它的寿命
鲽幼鱼:为鲽类两眼位于头右侧前的某一生长过程
蝎子鱼幼鱼长大以后,体色会随环境不同而复杂多变通过伪装来蒙蔽敌人,从而使自己得以生存。
这条带着橘红色小圆球的“果冻鱼”被称为樽海鞘,以浮游生物为食,通常生活在寒冷海域,南大洋最多,靠吸水在水中游动。呈透明状形态或许能成为其躲避天敌的伪装。
文章转载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