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矿是一种矿物,它广泛分布于我国南北多地。相传,宋代时期,景德镇的制瓷技艺传入紫泥产地宜兴,正式开启了紫砂壶的制作历史。可以说,紫砂壶承载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对美和茶艺的不懈追求,是中华文明的瑰宝。
关于紫砂矿,很多朋友对其本质属性存在一定误解。其实,紫砂矿本身就是一种含有氧化铁、氧化硅等成分的粘土质岩石。正如地表其他矿产一样,紫砂矿也不是独一无二的,在长兴、东北等地都有发现。之所以宜兴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紫砂制作的发源地和中心,这得益于当地人文积淀以及经济繁荣程度。宜兴距今已有四百多年的紫砂制作历史,一代又一代技艺之光汇聚这里,使其在世界紫砂界占据绝对领先地位。
关于调配紫砂矿料的说法,更是存在广泛争论。其实,在紫砂制作的悠久历史中,为寻求更丰富的色泽,工匠们就已经开始尝试在原料中添加不同的矿物质。明末清初的《阳羡茗壶系》记载的多种“泥色”,如“海棠红”“定窑白”等,很可能就是通过添加矿物质实现的。到了近现代,一些工匠又借鉴了制瓷工艺中的经验,像“民国绿”这种色泽,就是加入了微量的钴元素后形成的。所以,使用“化工泥”制作紫砂并非最近几年的事。
但是,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任何材料添加都可能存在不当之处。添加的材料如果品质不佳,或是比例不当,都会对最终制品的质量产生影响。所以说,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加不加”,而是“加什么”和“怎么加”。一位大师曾言:几百年时间里紫砂矿料都用不完,资源上并不存在所谓的稀缺。相对而言,真正决定一个紫砂器物价值的,在于其通过纯手工塑形所呈现出的韵味。
对于工匠们在原料中添加微量矿物质这一行为,我们不应一棍子打死,而要辩证看待。试想,若非宋元工匠对色泽的执着追求,我们今天能欣赏到那些色彩斑斓的三彩、粉彩等明艳绚烂的艺术珍品吗?似乎任何一门艺术在发展的道路上,对材料与技法的不断探索都是必不可少的。 所以,我们不应将添加材料的行为与所谓的“化工泥”混为一谈。真正的“化工泥”只能是那些用劣质,甚至有害材料冒充紫砂泥的行为。这才是我们应当警惕和抵制的。
在明确概念的基础上,我们就会发现,那些质地细腻、色泽温润的紫砂器,依然在市场占有一席之地。也正因为市场的选择,一些劣质和问题制品被逐步淘汰,紫砂制作也在市场经济淘汰中趋于完善。
所以,在判断一件作品时,我们要跳出追求稀有紫砂泥迷信的泥潭,把目光投向更本质的东西——这件作品是否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是否蕴含足够的文化底蕴。一位大师说得好,买紫砂,买的是工艺和历史,而非泥料本身。这才是我们在鉴赏紫砂中应当关注的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