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麻神仙鱼赏析网

红茶品质的评判,汤色并非唯一标准!

11-24

红茶品质的评判,汤色并非唯一标准!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李麻花

红茶, 是一款神奇的茶。

它有个非常傲娇的英文名——black tea。

音译过来,就是黑茶。

这下尴尬吧。若是不懂一点儿茶历史,一个不注意就有了误区,很有可能会把红茶翻译成red tea。

红茶有了black tea的名称,主要是因为它的外观因素。

世界红茶的发源地,是在武夷山桐木关,正山小种也因此成了世界红茶的鼻祖。

正山小种,以烟熏工艺著称,在此工艺下,正山小种就有了黑乎乎的条索,看着的确像是黑色的茶。歪果仁脱口而出的black tea,从此成了红茶的标签。

黑茶本尊哭晕在厕所!

除了名字引发的乌龙事件外,在日常冲泡中,也有新的困扰。

如茶友们这次收到的红茶醉颜红(正山小种一类)就提出了一个新问题:红茶的汤,难道不是应该是红色的吗?

红茶的汤,是不是只有红色?

答案是否定的!

红茶的汤,并不是千篇一律的红色,它也有色彩变化。常见的颜色有橙红色、赤金色、深黄色等。

如醉颜红的色,就是赤金色、橙黄色,颜色晶莹剔透。

而滇红、斯里兰卡的红茶,颜色会更深一些,通常为橙红色,色号深。

抽丝剥茧,红茶色差的存在,与制作工艺密切关联。

众所周知,红茶采用的是全发酵工艺。差异所谓的发酵,其实就是进行酶性氧化。

在发酵工序中,茶多酚被氧化、聚合、缩合,形成红茶色泽和滋味的主要成分茶黄素、茶红索和茶褐素。

等到茶多酚被完全氧化,形成色素物质后,意味着红茶的发酵基本完成。

待冲泡过后,就容易形成我们肉眼所见到的红色。

为什么同样是红茶,汤色差距如此大?

红茶的颜色形成,与氧化程度有关。

责任到茶,则与红茶中的茶红素、茶黄素、茶褐素比例有关。

这三种物质的多少,直接决定了红茶的汤色。

【茶红素】

茶红素,是红茶氧化产物中最多的一类物质,红茶中含量约为6%—15%。

该物质为棕红色,能溶于水,水溶液为深红色,刺激性较弱,滋味甜醇。

因茶红素的存在,使得我们看到的红茶汤色,呈现为红色。

然而,茶红素含量并不是越高越好的,其含量过高有损品质,使茶味淡薄,汤色变暗,而含量太低,茶汤红浓不够。

【茶黄素】

茶黄素,色泽橙黄或橙红,具有收敛性的一类色素,是红茶“亮”的主要成分,是红茶滋味强度和鲜度的重要成分,同时也是形成茶汤的“金圈”的主要物质。

红茶中,茶黄素的含量,可是多多益善。

茶黄素,被称为茶叶中的软黄金,具有抗氧化,防癌抗癌,预防心血管疾病,减肥降脂的作用,还能与肠道内的胆固醇结合成不溶物,排出体外,减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

【茶褐素】

茶褐素,主要由茶黄素和茶红素氧化聚合而成,茶褐素分子量也最大,最为稳定。是茶汤呈现“红色”的又一个原因。

茶褐素的存在,有时候会拉低颜值。

含量太高,汤色暗沉。

含量太低,汤色浅淡。

综合以上因素,我们会发现:红茶的茶汤不是越红,就代表品质越好,而是茶黄素、茶红素、茶褐素三者要在最佳比例。

红茶好与否,不能只看汤色!

选购红茶,单纯看汤色红不红,可不是明智之选。

单从汤色入手,不足以判断出红茶的品质如何。

选购红茶,自然要看综合水平。

庖丁解牛,红茶的综合水平涵盖以下指标。

1.外形

2.香气

3.滋味

4.汤水

【外形】

红茶的外形,不可谓不丰富,随便列举常见的红茶外形。

条形、针形、卷曲形、螺形、颗粒状、粉末状……在选购红茶时,要选择外观匀整,符合该形状的茶即可。如我们条索形状的正山小种,那它的形状就应以条索状为主,而不能是碎末状。

以此类推,茶的外形要符合等级要求。

【香气】

红茶香气的最基本要求:清晰、明朗、无异味。在此基础上,以香型丰富为佳。

红茶香气的芳香物质,已知的成分有300多种。含量比鲜叶稍低,但芳香成分的种类数量比鲜叶高5倍多。

就我们已知的红茶香气,就有毫香、果香(桂圆香)、花香、蜜香、薯香松烟香等。发酵工艺到位的红茶,香气变化多端。如一款醉颜红,你就能在其中感受到花香、果香、桂圆香,香气层次分明。

【滋味】

红茶的滋味,要求甘醇、柔和、顺滑、无苦涩味。

【汤水】

汤水上,未必要求红茶汤色要红,务必要确保汤色清澈、透亮、无浑浊感。

综合来看,一款值得购买的红茶,不仅要求汤色透亮,口感要浓、强、鲜爽,在自然光下,茶汤与杯子的接触表面带“金圈”,且茶香丰富,具备多变口感。

上述品质都具备的红茶,值得一买。

文末总结:

红茶的汤色,并不是统一的红色,而是会随着内在色素而变化。

茶红素多的红茶,汤色表现为红色居多。茶黄素、茶褐素含量高,颜色则会随之改变。

买红茶,看的是综合指标,外观、香气、口感、汤色等,缺一不可。

要是买红茶只看汤色,未必能买到最满意的茶!

欢迎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或者直接手机端点击下方的“了解更多”!

版权声明:本文归小陈茶事村姑陈(lanxiaoping1988)原创撰写,任何媒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欢迎茶友们转发至朋友圈。

户外用品品牌十大排名

武夷岩茶